|
有人在微信上发来这样一个段子,一个中国人在德国,看到有个德国小伙子在做一种服务性的工作。那中国人便对德国人说,你可以到中国去找个工作,可以挣更多的钱。那德国小伙子很不解,说我为什么要到中国去挣更多的钱?为了钱我就要离开我的家人吗?那中国人无语了。类似这样的段还很多,诸如一个渔夫在水边晒太阳,于是有个哲人劝他工作要再努力一下,渔夫问为什么要再努力,哲人说能挣更多的钱,渔夫再问挣再多的钱干什么,最后的答案又回到了可以在水边晒太阳。渔夫说,那你看我现在正在做什么?
这里至少反映了中国与西方在某种价值观上的区别。有一个故事,说夫妻两地长期分居,丈夫在外地工作,妻子拼命想办法调到丈夫工作的城市。结果妻子到那儿没多久,丈夫又到另一个城市去挣更多的钱去了。妻子又想法去那个新的城市,还没多久,丈夫又走了。如此循环,这两口子一辈子都是聚少离多。这种情况在西方人看来,似乎不正常,更不值得。而在中国人看来,这种情况没有什么令人感到奇怪的。
要说家庭观念,到底是中国人更重视家庭,还是西方人更重视家庭?一般中国人的印象,是中国人更重视家庭,西方人的孩子一到十八岁,就离开了家,一辈子也见不到爹娘几次面。爹娘对孩子的前途什么的也不闻不问。而中国人对家庭特别是对孩子那真是无微不至,对于老人也要尽责尽孝。可是为什么西方人对中国人离开家庭去闯荡事业感觉不解呢?
这里恐怕也有个误解。中国人对家庭的理解,更多是家族的观念。男人结婚成了家,为家族的繁衍尽了义务。至于男人是不是长久守在家里,那是不重要的。如果男人真的为了家而不去外面闯荡,反而会遭耻笑,被认为是没出息。中国人的豪言壮语是大丈夫志在四方。男人必须要闯荡自己的事业,方为丈夫。所以,在不少中国人的观念中,守在家里的男人不算是男人,敢于离家外出的才算是男人。这样的观念奇怪吗?
说奇怪也不奇怪。在中国一些地区,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离家闯荡的现象普遍得很。如广东福建浙江一带,下南洋,出西洋的事实在太多太普遍了。那个地方可能是因为人口过于密集,土地又不够多,守在家里未必能养活一大家子人。所以男人出去闯荡再正常不过了。后来,不光男人出洋,女人也出洋,最后一大家子都出洋。而且亲戚邻居乡里等多人都跟着学样,都往外跑。在这样的地区,乡土观念并不重。这也是环境所造成的。
倒是有些贫瘠的地区,既缺少水资源,土地又不肥沃,生存十分艰难。但在这类地区上生活的人们,反而不太想出去闯荡。他们坚持的是忍和熬。反正老一辈子人都是这么过的,我们当然也能照样这么过。直到现代化的交通达到这样的地区,年轻一代的才有外出闯荡的观念。
西方人对于所谓大家族的观念确实不是太强,主要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大家族的形式既无必要,也无可能。但是他们也比较重视自己这个家族的历史由来,对于那种所谓家族树,不少人都很津津乐道。当然这主要也是那些祖上出过显赫人物的人更重视这样的家族树。西方人在观念上也有不同。有的就比较重视自己这个家庭的完整,希望家人们都能一起快乐的生活。当然这个家,主要是指以夫妻和子女共同组成的家。至于其他的部分,他们也都无所谓了。而这个子女,也指未成年的子女。所以核心(core family)家庭,大约就是这样的概念吧。所以,要一个西方男人,撇开现有的自己的小家而外出闯荡,实在无法想象。而如果没有这样家庭的迟累,那西方人无论男女,都不会只在一个地方过那种所谓的安稳日子。
西方重个人,而距离个人最近的自己的家,同样也是需要很重视的。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里,是主张男人要建功立业,当然建功立业既有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目的,也有发达自己家族声望、光宗耀祖的目的。至于个人的小家,对不起了,必须服从这样宏大的目标。所以不少中国男人不以自己的小家为念,是完全符合中国传统观念的。
但是现在,这种传统观念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前面说的那种妻子不断追随丈夫去与丈夫会合的现象,现在估计不会多了。如果你这个男人总不顾家,不体味妻子的感受,那就简单得很,咱们离婚拉倒。谁也不是谁的附庸,我为什么要总追着你跑?所以在当今的中国,关于对待家庭的观念是复杂而多元的。有的人还坚守着那种传统的观念,而另有一些人不再打算坚守这样的观念。而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观念,可能还处在徘徊与犹豫之中。因为他们自己可能也根本不知道。
随着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社会生活方式必然跟着发生变化,那么原来在人们头脑中的各种观念也不可能停滞不前。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家庭观念在这样的大潮中也必然发生各种不同的改变。人们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感到困惑,感到痛苦,感到迷茫,感到无奈。不过,人们调适自己观念的能力也是相当强的。谁也不愿意跟自己过不去,谁都想要让自己更为适合的处世观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