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富贵薄命薛宝钗

已有 2480 次阅读 2015-9-25 06:59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很多人说不喜欢《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可能是听早间红学家们说,薛宝钗心机重,又圆滑世故,还紧着让宝玉做仕途经济,有点俗,甚至不可耐。其实,这都是某些红学家一家之言,没成想倒成了不少读者被引导的观念。

不过,曹公雪芹在小说中将钗黛合一,不是无理由的。两个人都各有所长,或许是曹公希望有那么一个奇女子,将二人所长合于一人之身。只是在现实中,无法遂其人愿,只能听之任之了。曹公固然偏爱黛玉,但并不完全排斥宝钗。正如黛玉虽与宝玉心心相印,灵犀相通,但黛玉那小性儿也让人受不了。宝钗虽然催逼宝玉做仕途经济,这是宝玉所不喜的,但宝钗的为人处事也让宝玉觉得很舒服。所以这两个人对于宝玉来说,既有矛盾,但宝玉并不愿意舍此取彼。

宝钗作为封建时代的年轻女性,她的那些所作所为,其实也不过是她在那个时代争取生存所必须的手段。她要生存,很多其实她未必所喜欢的做法也不得不成为她的选项。这在那个时代是无奈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黛玉固然清高,可是无法正常生存。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女性都去选择黛玉那样的生活方式,而排斥宝钗那样的生活方式。

作为一个贵族女性,宝钗要想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又何尝不难。最初,她想如元春那样被选入宫。这是无知少女最初的选择。当然,她并不知道自己无知,以为这是最好的归宿。后来也没有机会去体验这样的结果到底是什么样的,只是出于无奈,才惦记上做宝二奶奶。这对她来说,大约是仅次于进宫的最佳选择了。

这其实也是宝钗悲剧的必然。她想有她自己的选择,但时代不允许她的选择的自由。在宝钗的选择中,她认为是对她最好的,又是符合当时社会与时代的道德标准的,这恐怕就是宝钗选择的考虑。然而,时代并不因她这样的考虑而惠顾与她,所以最终她得到的仍然只是悲剧。她的悲剧与黛玉不同,但只是悲剧的形式不同,但悲剧的性质则是一样的。“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都不是好的结局。

从情感上来看,宝玉是倾向黛玉的,但从日常生活的需求来看,宝玉又有点倾向于宝钗,这就是矛盾,是不可排解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宝玉身上,是不可解决的现实。对于宝玉来说,黛玉是理想,宝钗是现实。理想不能没有,但理想不是现实;现实没有理想美好,但现实比理想更实在。这就是矛盾之所在。

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宝钗的扮演者张莉对宝钗这个角色还是诠释得很到位的。她的端庄大方都体现出来了,那些心机,那些世故也都展示了出来,而且不让观众觉得她讨厌。这就很难得。或许在曹公心里,宝钗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宝钗不是宝玉的理想伴侣,但宝钗的其他优点又在吸引着宝玉,所以宝玉对宝钗没有那种更多的心灵上的契合。但人对于现实来说,恐怕不是要求现实与自己的希望相合,而只能让自己去适应现实。宝玉对于宝钗可能也只能如此了。这是宝玉的纠结,也是宝玉的无奈。宝玉也没有其他的选择,说这是他的宿命也好,这都是现实所决定的。

《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可能也在于此。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如此准确,如此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真是非《红楼梦》莫属。这也是让人最动人心魄的地方。理想那么美好,可是理想成不了现实。而现实既有美好的一面,又有残酷的一面,你想要接受美好的一面,同时也要接受残酷的一面。这让人情何以堪?可是不堪又能怎样?

这也说明,在影视剧里,演薛宝钗比演林黛玉要难得多。因为宝钗是现实的,要把现实的东西完整准确地展现出来,诠释得当,不是那么特别困难。当然要表现得更完美也是需要下苦功夫的。但是对于表演黛玉,那就要难得多。因为黛玉身上主要展现的是理想的一面,现实的东西不过是为理想的东西做一定程度的装饰,所以要演好黛玉非常困难。这也就是陈晓旭难以胜任的原因。这不能怪她,是这个人物太特殊了。要演好黛玉,不只要难上加难,还要难上多少倍。

钗黛合一,本身也是曹公的一个理想。如果一个人物,既有完美理想的一面,又有现实从容的一面,这该是多么让人满意和惬意的事情。只是这样的人物,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大约只能存在于理想之中。所以在太虚纪境中,警幻之妹可卿,既有黛玉之容,又有宝钗之态,且表字兼美,所以这样的人物只能存在于虚幻之中。这是曹公的无奈。他既要尊重现实,又不甘理想被淹灭。他只能做这样的选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923213.html

上一篇:绛珠仙草林黛玉
下一篇:从一个场景的片断顶针续芒
收藏 IP: 114.250.74.*| 热度|

3 逄焕东 徐令予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