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螺丝钉与自由选择

已有 2495 次阅读 2014-6-22 06:0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六十年代,有一句老话,叫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后来又有两句:革命战士像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如果说这两句话中所涉及的螺丝钉或者砖块,有什么共性的话,那这二位都是属于标准件系列。有人会说,那个时候不讲究人的个性,甚至抹杀个性。今天这个环境完全不同了,不能再讲什么螺丝钉或者随便搬的砖头了。

那个时候总体上来,的确不讲究个性,也不提倡发扬个性,但是不是就完全抹杀个性,恐怕也不能说得那么绝对。至少高考报志愿,这个过程还是允许存在一些个性的吧。在毕业分配方面,讲个性的地方确实不太多。不过,在那个年代,多数青年并不特别看重自身个性的发展,他们主要还是以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志愿。当然,确实存在着由于某种因素,有些人通过分配所承揽的工作确实不是自己的理想,这对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确实不利。

今天虽然说不再强调人人都要做螺丝钉,也不会说让谁再去当一块砖,可是今天年轻人所想要学习的专业,或者想要从事的工作,真的都是因为自身个性而做出的选择吗?似乎也不那么简单。

比如,高考报志愿。大约只有为数不多的孩子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在报志愿的时候是经过自己认真思考后而做出的选择。可是仍然有不那么少的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更不知道自己将来想干什么。他们填报志愿时,大多是听从家长或者老师的指点。而家长与老师的指点未必都是从孩子自身的愿望考虑,也很少从孩子的个性考虑。他们的考虑主要是就业情况如何,工作收入如何,甚至是不是离家较近等与学习无关的因素。

现在人们更多地尊重个性了,但是个性在今天似乎也不太受到人们的看重。像学习、工作的选择,有的人是从自己个性的特点来考虑的,但更多的人似乎都不是。他们的选择主要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呢?是由市场,是由资本来替他们决定的。所谓工作好坏,是他们心目中想像的市场景气与否来界定。所谓收入高低,是由当前市场存在的状况来认定。至于他们那些孩子,是不是喜欢所学的专业,是不是喜欢那些所谓高薪的工作,除了少数真正尊重孩子的父母和师长之外,别的做父母和当老师的似乎很少考虑。

看来真正能够做到按照自己的意愿,符合自己的个性和心愿来做出选择的,还真的不容易。我倒觉得,这并不是我们的教育本身是不是尊重个性的问题,而在于是不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特别是高三的学生,过了十八岁,都已经成人了。对于自己的孩子和学生,我们能不能把他们当作成年人看待,按对成年人的态度来看待和尊重他们的言行?当然,我们的教育本身也是需要尊重人,尊重孩子的。离开这一个基本的起点,别的什么教育的高尚目的,都谈不上,都是空的。而我们现行的教育,包括在基础教育方面,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的尊重远远不够,而且我们的教育也不太注重教育孩子如何学会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当然,对于专业和职业的选择,完全不考虑市场需要,完全不考虑收入的高低,也不那么现实。只是这中间需要一个权衡的过程。如果只考虑收入,对孩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完全不考虑,对孩子自己的意愿和志向完全不尊重,而且孩子自己脑子里也是一盆浆子,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不知道自己喜欢学什么,一直就这么浑浑噩噩,这对孩子将来的发展肯定不会有利。

市场的需要有的时候是与国家的需要有重合部分,而有的时候就未必与国家的需要相重合。现在由于就业是双向选择,所以也并不硬性要求学生一定要考虑国家的需要。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家的需要往往比单纯市场的需要会使从业者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因此,就业者如果既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又能考虑国家的需要,那未必不是既对国家又对自身是一件有利的事。国家的需要往往不是短期的需求,而是与国家发展的长远战略有关联。从这个意义上,考虑国家的需要会让自身从事的领域有一个长期的尺度,有利于个人对自身事业的规划。如果单纯只从市场需求出发,那就首先要想到,市场的需求是多变的,从业者就得有这种接受多变现实的准备。当然,人和人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接受这种多变环境的挑战,有的人喜欢对某一项领域有长期的兴趣。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就看我们自己是不是真的知道自己到底爱什么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805459.html

上一篇:脑袋进水者的决策
下一篇:自由在市场中的挣扎
收藏 IP: 114.250.102.*| 热度|

5 吕喆 周健 武夷山 李志俊 张红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1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