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活到老,学到老 精选

已有 5352 次阅读 2013-11-24 00:3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活到老, 学到老

据《中国青年报》载,南开大学一位身患癌症的78岁博士生韩维新最近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他早年就读于北京石油学院,后移居香港。香港回归后,他在香港讲授汉语普通话课程。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并对语言学产生了研究兴趣,他先后报考了攻读语言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今年一月,医生发现他患有癌症,经治疗后,相关指标下降。但近来已发现癌细胞转移。他生怕自己的博士学业不能完成,于是抓紧时间做完论文,并申请答辩。他想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再去继续治疗癌症。

韩维新报考南开大学博士生的时候,已经年届75岁。我不知道我到了这个岁数,会不会去报考一个博士学位,但是我肯定的是,现在的我,没有计划去考一个博士学位。但是,我非常敬佩韩老先生。这才是真正实践了活到老,学到老。

当然,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并不一定要去考一个博士学位。但是韩老先生敢于去报考一个博士学位,实际上把自己放到一个没有退路的境地。如果一个老人,也说要活到老,学到老,但是他也可以不需要报考一个博士学位,那么他的学习肯定就没有更大的压力。他愿意学多少就学多少,愿意学得快一点也行,学得慢一点也可以。我们也可以说他确实也是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但是,与韩老先生一比,韩老先生的毅力与精神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因为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学到真才实学。

现在一般老年人退休以后的学习,多为书法、绘画、摄影、声乐,也有学电脑的。这样的学习当然也是学习,但是对于人的大脑而言,这种学习主要是在学习老年人能够掌握的某些技能方面,这与得到新知识方面似乎还不太一样。像韩老先生学习的语言学,就是一种新知识的学习。如果我们想象一下,在我们退休之后,我们来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等领域的课程,这大约可以算是在学习新的知识了。当然,真正能在退休后还在这些领域里进行钻研的人估计不多。国外也有人在退休后读学位,大多也是人文类的课程。不过如果说起人文类课程,学一门未曾接触过的外国语应该也算是在学习新的知识了吧。

活到老,学到老其实也没有必要强求都一个样。但是对于不同的领域,学习的效果与收获还是有所不同的。那种没有什么压力的学习,看上去比较闲散,既无需什么计划,也无需什么严格的要求。这对多数老年人可能还是适合的。但是有的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定要规范地进行学习,如果是学自然科学的课程,则一定要让自己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程度。如果是学外国语,那也要求自己一定要达到什么样的阶段和水平。

不过,在我看来,那种学习闲散内容的学习生活,还是一种处在较低水准的学习。这主要还是认为,老年人嘛,只要不让自己闲着就可以了。至于是不是一定要学什么系统的专业或者课程,至于是不是一定要拿个学位,也没必要这样强求。其实,这种观念的背后还是认为,老年人年纪大了,记忆力减退了,不适合学习什么新专业、新课程了。其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这些旧的观念并不一定仍然符合今天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对于老年人来说,只要他肯下决心,有毅力,要学习一门新的专业并非完全不可能,当然,老年人不能跟年轻人比,要让自己一定达到大学生们能够达到的水平,但是最起码最基本的内容要能掌握并非不可能。

就拿学外语来说吧。很多人就认为,学外语一定要记忆力好,年纪大的人一般都不适合学外语。这事真不能这么绝对。人与人虽然有差异,但是人们内在的潜力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为自己所知。如果我们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学好一门外语,而且每天学习不辍,坚持数年,一定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水平。这本身不需要什么太高的智商,更重要的是,所以记忆力本身也是需要不断锻炼,不断实践的。天天就是叨咕那些话,时间一长,怎么可能记不住。当然,患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情况除外。

老人的学习对老年人的健康极有好处。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保持脑的活力,而这需要不断学习来做到。如果人一懒得动脑,那么他身体的其他机能就有可能较快地衰退。很多老年人,本来身体并不有多强健,也不去天天搞什么体育运动。但是他就是肯于动脑,肯做一点家务劳动,就能保持较好的健康状态。不仅身体能够健康,心理也很健康。

活到老、学到老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人生态度,而且这是各种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中最好的一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44174.html

上一篇:大国重器与技术工人
下一篇:车间里的师傅们(之一)
收藏 IP: 114.250.99.*| 热度|

8 曹聪 孙启高 武夷山 徐传胜 李宇斌 陆俊茜 汪晓军 yongz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9 17: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