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大学到了儿是干什么的?

已有 2546 次阅读 2013-7-12 18:3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

大学该做什么?这大约是一个讨论不尽的话题。现在讨论,一百年前也讨论后,估计一百年以后还会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大学太大,像个宇宙,西语中的大学,不就是跟宇宙的拼写很相似吗?谁能把宇宙讨论尽净?应该没有吧?所以大学也必然是一个讨论不尽的话题。

大学是培养人的,这似乎毋庸置疑。可是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那就有很多种说法了。比如说,在西方大学刚兴起的时候,大学主要是培养神职人员的,那时的大学跟神学院羝不太多。那时的培养目标放在今天,肯定不太合适。到了近代科学兴起之后,科学成为大学最主要的教育内容,但是那时的大学也没有完全脱尽神学院的痕迹。比如,那时的大学都有拉丁文课程。要说科学,跟拉丁文有点关系,但绝对关系没有那么密切。拉丁文归了包堆还是跟神学有点瓜葛。

20世纪之后,大多数大学取消了拉丁文课程。但是,绝大多数大学中的人文课程还是占有很大比重的,虽然这个时候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但人文课程仍然占有很多时间,如语言文学、如历史、哲学等。二战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的领域越来越宽广,大学中的自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生增加得更多更快。但由于学制所限,被挤掉的主要是人文课程。这一点在美国尤其明显。二战后,一大批老兵复员退伍,进入大学学习。他们年龄偏大,急于就业挣钱。因此他们希望大学里多讲有实用性价值的课程,少讲与挣钱关系不疼不痒的人文课程。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一段时间,美国的大学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但是由于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接着又把加加林送进太空。美国有点急眼,就赶紧找原因。找来找去,发现苏联的教育很成体系,课程设置规范。课时也多,基础打得好。美国认为,这是苏联在科技上某些领域能超过美国的主要原因。于是美国就开始改变。美国也逐渐减少那些实用性的课程,开始在基础领域给课程加码。只是最后到底结果怎样,也不太好比较。因为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教育改革的成果要在十年内见效,基本就是瞎掰。因为总体上,美国对苏联的优势一直都比较明显。如果只是看到太空领域苏联一时的超前,就断言美国比苏联落后,也难免一孔之见。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五十年代基本是抄苏联的。那时候,不抄也不行。好多大学都是苏联帮助建的,教学大纲也是从苏联搬过来的。后来因为跟苏联关系掰了,在教育上也就打算跟苏联分道扬镳。只是这种分道扬镳也有点问题。因为政治上的原因,就完全抛开苏联的那一套,不好说就没有草率之处。苏联的高等教育有它自己的问题。但是是不是因为在政治上与苏联不一致了,就把苏联那一套都丢掉就算是明智之举,这话也不好说。我们有的老师说,当年苏联专家走的时候,实际上也留下了很多资料,有些是教学上很有价值的材料,也有很有价值的档案。但是当时因为政治上的原因,认为苏联的东西没有什么价值,于是就没有人重视,更没有人想着保管这批档案。今天再想找出来,基本已经全部流失光了。

这话扯得有点远。文革后,我们强调四化建设,所以一切工作都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高等教育当然也不例外。一切就是为了尽快尽早尽可能多地培养人才。所以咱们什么招数都敢使,什么办法都敢往外抡。后来发现,这其中有些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有的做法就跟瞎闹差不多。

因为咱们比较落后,所以咱们就得跟人家学。苏联的似乎是不能学了。这段公案其实还是可以讨论的。那就学美国、学西方呗。学倒是学,只是只学人家的皮毛,只学人家外表能看得见的东西。实际上,即使学这点皮毛,咱们这儿也是有选择的。那种做起来比较省事的皮毛,咱们学;那种做起来不省事的,或者会带来一些麻烦的,咱们这儿就不怎么学。而且在学的过程中,难免走样。人家本来没有那种意思,咱们在学的过程中加上了咱们的理解,就变成具有那种意思的了。结果往往在这些方面坏了菜。现在更有意思的是,咱们学了人家之后,人家有的又反过来学咱们,弄得咱们有些老师也糊涂了:咱们的这些做法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咱们自己还没全闹明白呐。人家学咱们是为了什么?现在都快成一笔又一笔糊涂账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07527.html

上一篇:退休生活的两种态度
下一篇:父亲学英语、教英语
收藏 IP: 114.246.169.*| 热度|

3 李宇斌 张鹏举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4: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