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干过的农活

已有 2928 次阅读 2012-11-5 22:3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农活

年轻时没有下乡插队,也没有去过建设兵团,但是也多少干过一些农活。最初在上中学时,一到“三夏”时节,首要的活儿就是拔麦子。当时也是全北京都必须要支援的农业劳动。三夏者,夏收、夏播、夏种。我一直不太明白,这播与种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或者还有别的什么夏什么,而我不知道?
文革中,我在一所中专读书。到麦子熟的时候,我们就去姚家园东边的平房公社去帮助收麦子。为什么要去那儿?我们也不清楚,反正是学校给联系的,或者是不是北京市有什么分工。那次还不是拔麦子,而是割麦子。每人一把镰刀。结果在割的时候,发现这镰刀割起麦子来,一点都不算快。我们也找不到地方把镰刀磨一磨,结果就凑合着用。后来在割的过程中,我跟别人说话,一没留神,镰刀顺着麦秸杆划到左手中指,把手指的一块皮给掀了起来。登时血就出来了,赶紧用手摁住。然后去找随行的校医务室的大夫。大夫一看我的情况,说赶紧去医院吧,得缝针,要不就得留下疤痕,多难看呀。我就听从大夫的劝告,去了离当地最近的朝阳医院。到了医院,也打了麻药,缝了三针。后来发现,缝了针,照样留下疤痕,只是疤痕的形状可能不太一样罢了。
在此之前,我们参加收麦子时,人家农民根本就不让我们动镰刀,我们就是用手拔。有人也说过,拔麦子是农村最累的活计之一。我们那时候毕竟岁数小,力气有限,拔麦子也只是尽力而为,而且我们劳动的时间也算是比较短的。而农民就不同了。天一亮,也就四点多钟,他们就要下地干活了。头一茬活儿得干到七八点,然后回来吃早饭。吃过饭,还得赶紧下地再去收麦子。一直到中午。那时中午正热,太阳晒得厉害,所以午饭后要等到下午三四点再去下地,再一干就得到晚上八点天色擦黑。这一天下来能不累吗?且不说收麦子这活儿本身劳动强度就大,就这么长的劳动时间,这一般劳动力都受不了,所以拔麦子至少在小麦产区算是最累的活儿了。主要是因为收麦子的时节,雷雨天气多。如果不抢着收回来,麦子一招雨水泡,就会很快发霉,这粮食就算糟蹋了。所以“三夏”又叫“三抢”,抢收、抢播、抢种。
1966年10月,我们到怀柔县坟头公社坟头大队劳动。那是在种麦子的当口。我们的活计主要是把刚收完玉米的地,给平整了。我们去的时候,他们的玉米已经收完了,但是地里到处都是棒茬,也就是说,他们是用镰刀把玉米整个给割倒,然后再把玉米棒子收下来。棒子秸再干别的用。这地里满头是棒子茬,得用小镐把这地里的棒子茬刨出来,才能种下麦子。这个活叫招棒秸。我们每人拿到一把短镐,二尺来长。干活时,左手扶着地里剩下的棒子茬,右手用短镐刨下去,把棒子茬的根儿要全都刨出来。这个活儿是很要劲儿的,干了一会儿,右手握短镐把儿的指头就蜷着伸不开了,如果要想伸开就觉得很痛,且得缓一阵子呢。这一天干下来,胳膊累得酸得不行,而且腰也痛得不好受。所以,我觉得这个活儿比起拔麦子来,要累得多了。
在怀柔劳动的时候,有一天,天还没亮,社员们就被队长喊起来了,我们也都跟着起来了。这么黑的天,要我们去到猪圈起圈,就是把猪圈里的猪粪用铁锹铲出来,作为肥料送到地里,给待种的小麦施肥。我以前看见过猪圈,那里面猪屎猪尿让猪踩得根本就没法看,更没法闻那个气味。不过,这次我们去的猪圈,好像气味没有那么大,里面的猪尿也没有那么多,还算比较干松的。摸黑起猪圈,一直干到天亮。虽然有些气味,但是谁也顾不过来了。人家农民都是这么干的,我们还能怎么样呢?跟着干呗。
上初中时,学校里种了很多果树,主要是桃树和葡萄。也种了一些蔬菜和玉米。我们要给菜园和玉米大田浇水,这因为有个水井,水井是用牲口拉的水车往上提水,我们只是看着,别让水出了口子。所以浇水的活儿不算太累。但是给果园施肥就不一样了。我们要从厕所里淘粪,然后把粪装进铁桶,再两个人抬到果园。果园在山坡上,从厕所到果园要走很长一段路。所以抬粪给果树施肥的活儿不但臭,而且累。只是当时同学们都以怕累怕臭为耻,以不怕脏不怕累为荣,所以没有人在抬粪时会捏着鼻子,更没有人找借口不参加这样的劳动。如果有谁这样做了,那是会被大家耻笑的,他就会面临很大的压力。承受这种压力,比在劳动中吃苦要难受得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629622.html

上一篇:天气和气候
下一篇:在当班主任的时候
收藏 IP: 114.250.73.*| 热度|

3 翟自洋 王伟 fans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6 2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