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孩子的天性

已有 3015 次阅读 2012-10-7 22:1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天性

对小孩子的教育,其实真不是一道容易解答的题目。比如,小孩天性爱玩,有的教育家说,既然是孩子的天性,就应该善于引导,不能抹杀孩子的天性。而另外也有做家长的说,正是因为小孩子的天性爱玩,所以没有必要给他那么多玩的时间,而要让他抓紧读书。你不让他玩,他都能找到玩的时间,你要让他玩,他还了得了?那不更得玩到天上去了?
这个问题想了许久,我也没有想出一个适当的结果。从现实上来说,教育家的话,很多家长是不相信的。而且,与其说是不相信,倒不如说不放心。因为普通家长不是研究教育学的,谁能拿捏得好尺度,说引导孩子在玩耍和游戏中学习?这对家长来说实在是太难了。而且家长自己也确实没有那么多时间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研究了也没有时间去做实验,家长都有自己一摊子事要忙,所以教育家的想法在现实中很难得到实施。
而后一种说法,确实能得到不少家长的认同。如果小孩子一天到晚都在玩,跟放羊似的,那么他们用在学习上的时间理事会就比较少,那么如果其他的孩子花了那么多时间在学习,而自己的孩子都在玩,那么在学习上的落后几乎可以肯定就是必然的了。在这种情况下,哪个家长还能如此大胆放心,任由孩子的天性自由发展?所以明知现在的基础教育对孩子的天性有不利的方面,但是人们还是要遵从基础教育的做法,即使有十分过分的应试教育,家长们也无奈地表示接受。
我的孩子上高中时,每天总要做一大堆作业,还有一大堆片子。我总对她说,别做这么多,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做就行了。但是她不听,一定要坚持做完所有的作业。她之所以要这样如此坚持,主要还是怕老师批评。所以面对强大的体制,家长要有所改变,何其难矣。
对于老一代的科学家,我们有些媒体报道说,那一代人,既有现代科学的素养,又有传统文化的底蕴。殊不知,那所谓深厚的文化底蕴,都是他们的家长逼着他们死记硬背而得到了。过去念书,无论是唐诗宋词,无论是古文观止,哪一篇不是要孩子死记硬背的?那种做法在今天看来就是违背孩子的天性,但搁在这些大家的身上,就是深厚文化底蕴的由来,这真是到哪儿说理去?
有一哥们儿,很信奉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一说,孩子想干吗就干吗,他也很少督促孩子的学习和作业。他认为这样一来,他的孩子在成长上应该比较于其他的孩子更为健康。没想到,没过多少日子,他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奇怪,他也再不能优哉游哉了,也急了眼了,赶紧再抓孩子的学习。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他也无言以对。因为孩子的事,谁也耽误不起,这实在不是闹着玩的。
有的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较难。孩子的天性大家都知道,天性也不能硬性地给拧巴了,可是如果由着孩子的天性,玩起来没完,那孩子也肯定是要被耽误的。过去有所谓“树大自然直”的说法,事实证明这种说法的实际效果是有限的。所谓“树大自然直”,是在某种有限的范围内,孩子随着成长,开始明白一些事理了。原来是不懂事的浑小子,过了些年,就不那么浑了,知道孝敬父母了,知道帮家里干活了。也有的原来学习不用功,后来变得努力了。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这树的成长过程是需要剪枝修整的。
孩子学习的事好像也是这样。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要培养起对所有课程的兴趣似乎不太容易。有些课程可能会让孩子有兴趣,但是有更多的课程并不一定都会引起孩子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强制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强制就不可能完全顺应他们的天性。或者说,在某些方面要考虑到他们的天性,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对这种天性需要一定的疏导,或者干脆就是需要改变。
当然,也有矫枉过正的。对孩子完全不关心他们的天性,只要求他们念书再念书。这样的孩子有的可能最终丧失了读书的兴趣,厌学到了极点。这种逼迫几乎把孩子给彻底毁掉了。还有的情况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是这样的孩子除了读书之外,别的就什么也不会做了。有位家长,孩子已经上了初中,有一天,这位家长突然问起孩子,问他的篮球打得怎么样。孩子很奇怪,心里想,你从来也没有要我去打篮球,现在突然问起来,我的篮球怎么可能打得好。这话他并没有对他的父亲说,但是从心里,对父亲有一种怨恨的心理。孩子不是不想打篮球,但是由于父亲平时只要求孩子读书与学习,从来也不要求他做读书之外的事。孩子的业余爱好只能处于地下状态,或者什么业余爱好也培养不起来,完全是个畸形的人。
对于孩子,完全不理会他们的天性是不行的,完全由着他们的天性看来也是不行的。可是关键这个尺度如何掌握,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620177.html

上一篇:粉碎“四人帮”的日子
下一篇:京剧两说
收藏 IP: 114.250.103.*| 热度|

3 刘建兴 朱晓刚 fans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6 2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