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经常听到有人参加高考连续考了多少年,也有人连续考研考了多少年。有人考上了,有人仍然没有考上。考上了的,被人说成终成正果,考不上而继续考的,被人说成执着和坚韧。遇到这样的情况,即连续多年参加考试而未中的,到底要不要坚持,这还真是个问题。
其实从来就没有唯一正确的事,对于某一件事,这样做有这样做的道理,那样做也有那样做的道理。关键是如何选择,如何做决定。很多事,很难说这样做就一定是对的,或者那样做就一定是不对的。对于那些多年来一直坚持参加高考或者考研的人们来说,人们可以说他们很有毅力,百折不挠。如果最终考上了,自然皆大欢喜;如果没有考上,自然也会有人勉励他们继续努力。这种All or No的逻辑也难说到底是对是错。
即使努力多年,达到了我们预先的目标,但是这中间还是有很多损失,最大的损失是时间的损失。时间的损失也会造成机会的损失,因为我们不知道,在你坚持多次做这一件事的时候,会不会有新的机会擦肩而过。我们不知道,这些机会中会不会有一些会给我们带来更为适合的工作、学习或者生活。虽然我们在实现考试的目标上如愿以偿,但是考上以后的方方面面我们有很多还是无法预知的。比如,我们在专业学习上是否还有新的困难,我们在确定课题上到底能够了解多少相关领域的进展和情况,而且由于年龄偏大,有的甚至已经结婚生子,这些因素都会对我们的学习与研究有不确定的影响。或者,虽然我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实现了我们的愿望,可是再往下走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会碰到新的很不容易克服的挫折。
假设我们没有那么坚持,在试过几次后,尽早放弃了我们原来的考试目标,也许我们永远进不了大学的课堂,或者在我们的一生履历上填写不了研究生的字样,但是我们完全有可能走上另外一些道路,而这些道路也是有可能让我们走向成功,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当然,事情也可能向另一面发展。在考试的目标实现之后,我们在后面的人生道路上走得很顺,我们有可能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假如我们放弃了原来的考试目标,我们的人生道路有可能会存在很多坎坷,甚至有可能一蹶不振。
所以,不管我们坚持还是放弃,我们都面临着不容易下定决心的抉择,因为每一个抉择都有风险。虽然我们可能得到很多告诫,要我们认真思考,分析各种有利不利的因素,分析我们有可能碰到的各种机遇,也许我们在诸多分析之后,做出了一个对于概率最大的可能的选择,但是风险依然存在。虽然说到不了一失足成千古恨,但是那种事后的遗憾和懊恼仍然会让我们痛苦不休。
不仅考试的道路是如此,即使在我们做研究,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你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课题,要走怎么样的研究道路,同样面临这样的抉择。选择对了,一顺百顺。选择失误,处处梗塞。那我们究竟要怎么办?
说实在的,基本没有什么办法来保证我们永远会是顺风顺水。我们所有的选择都有风险,既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可能。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选择之前,要想好了:这样的选择是有风险的,是有可能失败的。那么我们既然要做出选择,就必须面对风险,当然这主要是意味着失败。可是在很多情况下,很多因素是我们无法主宰的,我们只能做好事先的心理准备——失败的准备。
没有人喜欢失败,可是没有人没有遇到过失败,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平和的心理状态来面对失败。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成功,但是我们仍然会失败。对于失败,有没有心理准备是很重要的。没有心理准备,我们就可能被失败打垮,精神上的垮台比起所面对的失败,可能会更可怕。如果我们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在失败来临时,我们的心理承受力要大一些,这样,我们或者会继续朝着我们原来的方向努力,或者我们重新开始走新的道路。
电影《李时珍》里有这样一个情节,李时珍与他的儿子和学生花费了多年的时间,遍访山川,写好了《本草纲目》的书稿,但不幸被出版商给遗失了。这个打击不能说不小。但是李时珍没有气馁,重新做起,终于在历时27年后,完成了这部名著的出版。也许有人会认识,这并不能算李时珍的失败。当然,失败有多种形式,这到底算不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失败也不是绝对的,正如成功也不是绝对的一样。成功的过程中,我们会失去不少东西,会有不少小的失败。在我们尽力努力但是最终失败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得到不少小小的收获,不知这算不算小小的成功。
其实,人生道路上总有成功与失败,只是这成功的大小或者失败的大小的差别。人们的每个抉择都会有风险,都有失败的可能。这也许是人生对于未知的一种乐趣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胡懋仁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587580.html
上一篇:
执政党与革命党 下一篇:
凭什么说文史哲是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