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听广播与看电视

已有 4589 次阅读 2012-4-23 22:42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电视, 广播

前些日子,因为所住的地区没有歌华有线,只能用最简单的大锅来看电视,由于信号不稳定,所以,也没有什么可看的。在那些不看电视的日子,倒也有其他的乐趣,如读书,如上网,如听广播。特别是广播中,有些节目已经成为固定收听的了。如央广文艺之声的“给力十七点”,虽然现在的质量较刚开播时略有下降,但是也还能听得。不过,有两期所谓送大礼的节目没有兴趣。还好,只有两期,不知以后还会增加否。央广文艺之声的早上的春来茶社也还不错,只是时间早了点,一般大清早听相声的还不是太多,除了赶上乘公交车。原来文艺之声的晚上的睡前故事我也很爱听,李佳主持时,我很喜欢她的声音,她播送的国外童话故事也非常好听,在安静的夜晚,听着童话,确实也有恢复童年天真的感受。后来换了宾阳主播,不能说质量下降,可能是由于音色不同,所以那种感觉就没有了。
国际台的环球时讯也很不错。由于是比较新的时事播报,所以能较快地听到最新的新闻。其中有一档老外看点,也有意思,找几个会说中国话的外国人,来讨论中国和世界上人们关注的一些问题。不过,这种节目娱乐性超过新闻性,偶尔听听还是不错的。
北京台新闻广播的读报节目也有点意思,主持人立新带着一口京腔,倒也能博得一些喝彩。不过,所播报的报纸上的内容,如果是当天的,几乎就只有一两句话。如果是前两天的,倒是能说两句。不过,感觉这样的节目要能长期保持听众的欢迎,也实属不易。
现在回到有歌华有线的地方了,看电视的时间不由自主地增加了。虽然卧室里还有收音机,有时候还是要听一阵子,可是明显地,收听的时间减少了。像“给力十七点”,已经基本听不上直播了,只是在网上听前一天的节目了。北京台文艺广播在周末的“白话文艺”,也很少有时间听直播了,也是在网上听听而已。而电视节目,虽然很多,可是真正能看的,又实在没有几个。老伴由于视力的问题,看模拟信号的眼睛总是模糊,于是就想买个高清数字的。买了高清数字的吧,照样没有什么可看的节目。有高清信号的,不过就那么几个频道,节目质量实在没法恭维,只能放弃。可是买了高清电视不看,又有点不甘心,于是就在看与不看之间纠结。
所以,电视这个东西真还是个问题。别说现在节目不怎么样,就算都是好看的节目,又能如何?那就整天抱着电视看吗?听说前些年,有的单位引入了凤凰电影台,天天都能放好电影,弄得一帮孩子也不做作业了,就没黑夜没白天地看电影,家长一看急眼了,跟单位翻车,单位只好把凤凰电影台给掐了。有的大锅能看HBO、MAX等频道,那里也净是好看的电影,那肯定也不能天天看哪。
人在电视面前,一定得有定力,而要具有这样的定力也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人是有惰性的,人是有弱点的。电视的诱惑力虽然没有那么大,但是也不算小,很多人都不可能完全能严格掌控自身。好点的,能控制一点,不太好点的,就无法控制。
一方面,不少人已经看到电视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想严格控制看电视的时间,另一方面,电视机却在技术上不断地开辟吸引观众的各种最新功能。从模拟到数字,从较低的分辨率到高清,从二维到3D,反正能想的法子,开发技术的商人们都拼命在想。但是不给力的是电视制作部门,总不能拿出很多的好节目来。
从国内与国外电视节目质量的差距来看,好的科教节目国内太少,泛滥的综艺娱乐节目已经不再是倒胃口的问题了,而是这种用娱乐来排挤科教的做法已经严重影响了一代人的世界观。在一些人们的头脑中,科学已经是无足轻重的东西,而娱乐才是第一位的。我们的中学生们,对科学有兴趣的比例远不如二三十年前,从各省高考状元们把第一志愿都列为经管、金融一类,就可以看出科学教育受到的严重排斥。至少,这些领域虽然需要聪明人,但智商偏高的人似乎不应选择这样的领域。那就是最明显的糟蹋粮食。美国人把智商高的人用重金纳入到金融和管理领域,那是为金融财团服务的。而在美国,金融是大资产阶级称霸世界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中国至少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吧。科学事业在中国不仅是国家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基础,而且也是开拓人们视野,改变那些曾经愚昧的人们的世界观的最重要的事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562844.html

上一篇:创意大赛答辩追记
下一篇:中国没有历史吗?
收藏 IP: 1.203.3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