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当年的舞会

已有 3469 次阅读 2012-4-13 21:52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大学, 舞会

上了大学不久,交谊舞开始在大学中流行。我记得我们学校最先办舞会的是中文系的同学。他们在一间教室里,把课桌椅搬到四周,中间腾出一大块地方,就成了一个舞场。不过最开始做示范的是两个男生。一个跳男角,一个跳女角。跳的节奏是平四,当时这种舞步似乎十分时髦。而给平四伴奏最常见的乐曲有舒伯特的《军队进行曲》,还有一首是苏联乐曲《在田野上》。当时不知道这是苏联歌曲改编而来的,以为是欧美的,因为它的名字是《In the field》,后来知道这是来自苏联歌曲后,查了下俄文,发现与英文的译名不完全一样,但俄文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在已经忘了,因为我不懂俄文。不过这支曲子的确很好听,俄罗斯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的男声合唱有这支歌曲,非常好听,我特别喜欢。舒伯特的《军队进行曲》,有的版本还加进了飞机大炮的音响,挺热闹的。
后来,我们班也有热心者开始组织舞会。当然,刚开始时,会跳舞的人极少,大多数男女都是站在一边看着,有几位勇敢者走进舞场中心,旁若无人地跳了起来。也有的是开始并不怎么会,但很用心学,要不了多久,就成为班上的舞星。似乎女生学得快,不知是不是只要踩准节奏,则男伴一带就起来了。而男角则需要更多一些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总得玩点花活,而且基本功得像回事。后来,班上的同学跳起来的就多了。一般都是跳华尔兹、狐步舞,还有平四,当时叫平均步。据说是北京市的一位舞者发明的,很快就传开了。
当时班上的舞会都是在周末举办。一有舞会,家住在北京的同学也不急着回家了,都很热心地留下来跳舞。不过。细看起来,真正下场的还是少数。虽然比例不小,但也远达不到50%,而且越是跳得好的,越是爱跳,而学得不太行的,总是很怯怯的。所以,在舞场上的两极分化相当明显。一般在舞会的开头,跳的人很少,渐渐地进去的就多了,过了一半时间后,舞场上的人又渐渐减少,最后只有三四对在坚持着到最后。
不知道这种舞会对促进男女之间的恋爱有着多大的作用,作用肯定是有,但是有多大,不太好说。我们班据后来统计,先后共有15对同学结成夫妻,但后来离异的也超过二分之一。有两个同学,他们的舞媒不是交谊舞,而是西班牙斗牛舞,是一种表演性的舞蹈。他们经常结成搭档来跳这样的舞蹈,最后,他们的爱情也成熟了。不过,后来,我们再也没有他们的消息,有人说他们在国外,有人说他们分手了,可是都没有确切的消息,所以也不知所踪。
大学期间的跳舞,更多的是一种新奇。因为文革中那样的封闭,使得这种男女间的如此近距离的接触,的确让很多男女跃跃欲试。不过,时间一长,大家习以为常,这种新奇感就会渐渐褪去。这新鲜劲一过,跳舞的情绪也没有那么高涨了。特别是大家各自成家立业。这跳舞的勾当只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愿意在成家后继续保留这种高浓度兴趣的人越来越少。
也有人说,跳舞是一种运动,也许是吧,但是实际上,总让人感觉,跳这样的交谊舞,似乎暧昧的气息更多一些。我这反正是实话实说。也许有的舞者心无旁骛,但肯定有的舞者在挽起异性的臂膀时,心里多少会有某种躁动。当然,有点就有点吧,这不会让天下大乱。而且时间一长,这点躁动一般也掀不起多大的浪,慢慢也就平息了。
后来,这种交谊舞更多地被迪斯科所取代了,一般说来,跳迪斯科,舞者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少了一些,主要是各自跳各自的,这样特别有一种自由的感觉。在国外的那一年,当地的学生学者联谊会组织舞会,除个别人还在跳交谊舞之外,大多数人都只跳迪斯科。而跳交谊舞的,也有新的变化,贴面的多了起来。俩人也并不一定就是恋人,反正如果贴在一起,似乎也没有什么看着碍眼的。不过,在中国人的舞会上,敢这么招呼的还不是多数。大多数人还拉不下这个脸来。
现在跳舞的,特别是跳交谊舞的,多为老年人了。在城市的一些空地上,老年人经常拉起个场子,就这么跳起来。我虽也步入这个年龄段,但是我对这种活动没有什么兴趣。原因是没意思。如果说是运动,我更喜欢跑步、游泳。现在膝盖不太灵了,就不再跑步了,改走路了。而游泳是不受影响的。毕竟,跳舞是需要两个人配合的,而这多少对个人的自由发挥有所影响。而我这个人不太喜欢受这样的约束,就拉倒了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558974.html

上一篇: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下一篇:红楼梦研究与电影《武训传》
收藏 IP: 1.203.142.*| 热度|

2 陆俊茜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1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