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中国经济凭什么总那么顺?

已有 2495 次阅读 2018-1-22 09:11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这么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的速度。即使是低于7%,在世界上仍然是一个较高的速度。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不理解。凭什么中国就没有衰退?凭什么中国就没有萧条?这不科学呀。所以,外国人就拼命设想,总有一天,中国的发展速度也会掉下来,中国也会出现衰退,中国经济也不可能永远那么景气。真要有那么一天出现了。估计外国人才会松一口气:中国终于和他们都一样了。中国就不是一个奇怪的国度了。而面对现在的中国,他们心里是不舒服的。凭什么就我们倒霉,而你们中国总是那么走运?

对这样的问题,要回答好也不容易。从原则上说,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就是一种无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危机的发生是有其必然性的。而所谓萧条和衰退,不过都是危机的种种表现。二战前的大萧条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在二战后,虽然有二十多年,资本主义看上去风平浪静,但到了1973年,危机终于还是爆发了。在那之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衰退与萧条就一直没有停止过。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都同样是资本主义金融产品生产过剩的必然表现。

严格地说,由于中国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而且中国也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意味着中国也有可能面临这种危机的挑战。这些年来,中国还没有出现西方式的危机与衰退,主要还是在于,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之上,还有一个所谓的国家宏观调控。这种调控从理论上,是有一定作用的,但作用也是有限的。当然,这还与中国在调控中特别注重民生产品的生产与供应,注重中国各个领域生产不平衡的调整,尽最大可能避免类似的衰退与萧条有关。当然,中国在现有的环境中,也不能说,就一定可以绝对避免西方出现过的衰退与萧条。中国写不了这样的包票。但是,中国在这个方面是很谨慎的。所谓惴惴小心,如临干谷。

中国到底会不会坠入西方曾经有过的衰退与萧条,更要关注中国对自身整体经济的了解与把握。如果掉以轻心,坠入资本的陷阱,那么中国的灾难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中国能够尽可能避开资本所开挖的陷阱,或者不被资本的外在的诱惑所勾引,那么中国还是有可能避开这一危险的。殊不知,西方的金融危机没有一次不是在资本的诱惑与勾引下发生了。不贪,就不会掉到沟里。问题是,有多少人能避开资本的诱惑?如果中国能做到,那么中国还是有可能避开这一危险的。

当然,问题总不是绝对的。中国的发展如果要避开这一系列的危机,只有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新的能源、新的产业、新的技术,都是一个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果我们能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断创立着这些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让中国避开类似危机的干扰,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被所谓金融领域的巨大利润所诱惑,被房地产业的庞大而虚假的市场所迷惑,那么中国经济掉进万丈深渊也是完全可能的。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说要完全不受资本的诱惑,实在是太难了。但是,中国如果能保持冷静的头脑,看准中国经济发展的总目标,这一诱惑也不是不可以看清看透。我们严格的控制了房地产业的混乱无序,这对我们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是有好处的,至少可以避开日本当年的泡沫经济破灭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我们同样严格地控制了金融市场的混乱与无序,也有利于中国经济不至于在金融市场上翻盘失控。如果在这些领域一旦出了问题,那就绝对不会是小问题。

中国有很多产业发展还比较落后,还远谈不上平衡。中国的东北,以及西部很大一片地区,都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是我们存在的问题,但也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契机。这些问题与契机就让我们关注我们经济发展的新的出发点和起跑线。这也是我们有可能避开经济衰退与萧条的重要时机。

还有一个情况,中国市场相当地大,而且这一市场也是相对统一的。中国市场自身地满足,完全可以创造更多的领域与就业机会。中国不仅市场大,而且产业齐全,这是任何欧洲或者北美市场都不具备的优势。美国的经济衰退主要是制造业的空心化,制造业的资本完全都被金融资本吸引走了。这种空心化就不可避免地给底层劳动者带来大量的高失业率。在欧洲,经济的问题主要在于债务危机。除了德国、法国之外,其他欧盟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大小不一的债务危机。这为这些国家的经济恢复缺乏动力。当然,中国也有中国的问题。但相比之下,中国所存在的问题还不足以威胁中国经济的发展,虽然我们也需要警惕,不能麻痹大意。中国银行的呆账坏账,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都有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麻烦。只是现在中国已经对这些问题有了充分的意识,也开始准备必要的防范。所以,中国要规避这样的风险,还是能做到充分准备的。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096139.html

上一篇:美国不敢这么干吗?
下一篇:初谈《宣言》中的消灭私有制
收藏 IP: 123.123.56.*| 热度|

3 赵建民 李方和 吕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1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