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朝鲜半岛

已有 2131 次阅读 2017-12-23 09:42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朝鲜半岛的局势持续紧张,朝美双方似乎都不希望局势缓和下来。朝鲜也是一根筋,总想通过核试、导试来逼着美国与他直接谈判。朝方的想法是,美国一定不希望朝鲜在核技术和导弹技术上不断提高,所以美国一定会与朝鲜谈判。而美国一方呢?虽然不是对朝鲜的核弹完全不在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真不拿朝鲜导弹与核弹当成干粮。人们一想也不难理解。中、俄都有核弹,印、巴也有核弹,但是美国从来不用对付朝鲜的方式来对付这些有核国家。这就是说,对美国来说,朝鲜的核弹、导弹也是小儿科,对美国不构成多大的威胁。

正因为如此,美国才有可能对朝鲜不断施加制裁压力。美国其实也知道,这种制裁不可能从根本上推翻朝鲜的现政权。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美国知道不可能靠压力来解决朝鲜政权问题,那么美国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中国有句老话: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就是说,美国对朝鲜的施压,真正想压制的不是朝鲜,而是中国。特别是压着中国不断制裁朝鲜,造成朝鲜与中国最终翻脸,那么朝鲜也不可能成为中国在东亚的战略屏障了。这才是美国最需要得到的东西。

美国当然也希望对朝鲜的压力能导致朝鲜政权的瓦解。虽然他知道这种可能性不大,但这样的期待终究还是存在的。所以,美国打的如意算盘是:如果朝鲜垮了,那是美国最乐于见到的;如果朝鲜没垮,那么朝鲜与中国的关系也就彻底完蛋了。这也是美国最乐于看到的。

在对待朝核问题上,中国确实没有什么锦囊妙计。中国应该设想了各种前景,或者对每种前景也有一定的预案,但这些预案及可能的后果对中国来说都是不得不吞咽的苦果。所以,中国必须殚精竭虑,考虑出损失最小的预案,才能保护中国的最大利益。

美国到底会不会对朝动武。现在很多人都在担心这件事。其实,从美国自身的利益来看,对朝动武并不会让美国的利益最大化。阿富汗战争打了多少年?伊拉克战争又打了多少年?现在叙利亚也有兵力在那里活动。而美国要想对朝鲜动武,须动用美国举国的军事力量。美国真的下决心这样做了吗?我看不出来。特朗普一起要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如果他对朝鲜动武,这个心思肯定要化成泡影。

当然,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美国认为,对朝动武能让美国获得更大的利益,美国也不会放弃这一选项。虽然看来,这样的选择对美国的利益并不最好,但美国自己的评估会有怎样的结果也不太好说。对中国来说,虽然看来,美国对朝动武的可能性不应该很大,但必要的防范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如果美国动武,中国将会如何?美国对朝鲜空袭是必然的。那么美国会出去地面部队吗?现在看来,可能性比空袭要更少。如果不出去地面部队,美国的空袭意义不大。当然,美国会干掉朝鲜的一些军事设施,包括朝鲜的核设施与导弹基地。这可能会引起朝鲜极大的反弹,会对着韩国一通炮击。但这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美国出去地面部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也要出去地面部队。不说要把美国地面部队拒之在三八线以南,至少不能再让美国地面部队靠近鸭绿江边。

当然,美国和中国都不会希望看到这种局面。因为这种情况所导致的不确定的局面就更不确定了。没人能够预料局势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这种可能性应该在万分之一以下。但是,我们必须对此有所准备。

从眼前来看,美国对朝鲜造成的紧张局势,至少对中国的发展有所掣肘。美国的战略总希望能够一石多鸟。大的战略意图如果没能实现,次一级的战略意图则希望能够实现。反正一竿子捅下去,能打下来多少枣就打下来多少枣,反正不能白捅这一竿子。这就是美国的算计。

对于中国来说,如果朝鲜发生战事,中国的当务之急在于如何应对大量的朝鲜难民。对朝鲜难民,到底是接还是不接,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如果接,一下子增加了中国的负担,而且对边境地区的安全也存在着很多隐患;如果不接,国际舆论的指责要不要考虑?当然,可以不管国际舆论的喧嚣,可是到底用什么样的措施来拒绝朝鲜难民呢?有万全之策吗?估计没有吧?或许从长远来看,这样一批难民进入中国后,如果经过更长时间的融合与培训,他们也可能成为填补中国正在短缺的劳动力中的一部分。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091071.html

上一篇:所谓四大魔咒
下一篇:诚信是通向未来的通行证
收藏 IP: 123.116.175.*| 热度|

2 吕喆 蒋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