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诚信是通向未来的通行证

已有 1784 次阅读 2017-12-25 07:4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中国,诚信一词曾经被当作傻子的代名词。有一段时间,人们发现,无论做什么事,是在机关、学校还是商业战场,似乎只有偷奸耍滑,才有利可图。谁要想做老实人,要讲诚信,只有吃亏的份儿。因此,当时被看作聪明人的人,都是那种敢于不讲诚信,敢于胡作非为的家伙。

社会和人们很快就尝到了苦果。你想通过不讲诚信来占别人的便宜,别人同样也会用不讲诚信想方设法来占你的便宜。谁都不想以诚待人,谁都不想吃亏。结果呢?没人能占到什么大便宜,人人都在吃亏。而且,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起码的信用都没有了。对他人,都跟防贼似的,人家对你,也跟防贼似的。这成天勾心斗角,劳心费力,还得不到好儿,这日子没有不糟心的。

这时候,社会开始呼吁诚信,呼吁大家都来讲诚信。要说起道理来,人们都是一套一套的,谁都知道讲诚信的好处,讲诚信的必要。但是在骨子里,只希望别人对自己讲诚信,而对自己是不是对别人讲诚信,那似乎倒是无关紧要的。结果呢?虽然也有人开始讲诚信,但这样做的人不多。更多的人是在观望。而少数人依然故我,我行我素,依然胡来。

多少年过去了。不能说,社会在讲诚信方面没有一点进步,但是进步的幅度还是不够大。商家制假造假的依然存在,而且依然比较严重。网上借用他们名号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并没有得到倾家荡产的处罚。在学术期刊上剽窃抄袭的,相关单位至多给点不痛不痒的处分,没有人通过刑法来对其进行起诉。学生作弊的还是要设法作弊,不仅在国内作弊,还把丑态丢到外国去了。人家对你可不含糊,该上法庭上法庭,该进监狱进监狱。中国的家长和他们作奸犯科的孩子们这下子傻了眼,一幅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样子。那有什么办法,自己做下的孽,自己担当吧。

诚信二字,先有诚,而后有信。如果你没有诚心待人,那么双方就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不讲诚信者,以利为先。只要有利,诚信可以不要。从大处说,这是不会做人,从小处说,为图小利,而吃大亏,是不懂得取与予的关系。

当年,有人提出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的时候,人人都知道这是件好事,可是大多数人又担心,在那么多不讲诚信人的面前,卖了货拿不到货款怎么办?或者我把货款先支付了,而最后又拿不到货,或者拿到的是假货劣货又当如何。这在民间里有一句话:麻竿打狼两头怕。打狼者怕麻竿易断,挨打者怕真家伙打到头上。在这种完全建立不起诚信的社会里,人与人的交往必定是一种畸形与失败。

然而,最终,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基本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第三方支付打消了购销双方的疑虑。大家开始放心地进行交易。有了第三方支付,双方开始建立了诚信关系。但是,这是一种强制性措施的结果,多数人虽然受益,但还没有意识到,真正的诚信不能在只受到这种外在机制的约束建立起来。如果没有这种外在机制的约束而依然能建立双方的诚信,那才是更好的一种状态。

在当下,完全依靠人们的自觉,似乎还不是太现实。必要的惩处措施还是需要的。至少在法律上,我们仍然需要其严格有效的作用。正是现在中国的法治,在这个领域里,能起到的威慑作用还是不够。剽窃抄袭者能不能入刑?考试作弊者要不要判刑?这些问题都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根本性的解决。至于在商业战场上的坑蒙拐骗,更需要法律的高压震慑。而现在,虽然不能说法律的缺位,但至少震慑力远远不足。

人人都讲诚信的社会是一个简单的社会,不需要那么多斗心眼。这对现代人来说,很多人感觉到压力大,心理紧张,不能说与当今社会缺少诚信没有关系。没有诚信,做什么事都要提心吊胆,惴惴不安。这日子过得能没压力吗?有这种无端压力的日子能舒坦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青年报在20171211日这期报上,有一篇报道,标题很有意思:诚信,是强国一代面向未来的通行证。这句话听起来,份量不轻啊。我们的国家要不要强盛?我们的年轻一代要不要走向未来?这本来是有着简单的肯定的答案的问题,却要真正回答好,并不容易,更不轻松。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091320.html

上一篇:朝鲜半岛
下一篇:思政课的抬头率
收藏 IP: 123.116.1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1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