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孤独的注定与必然

已有 2323 次阅读 2017-5-12 08:07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个体总是孤独的。无论是伟人,还是常人,概莫能外。一对夫妻,共同生活了几十年,而妻子对丈夫的评价却是,你根本不懂我。丈夫觉得挺委屈,我怎么不懂你了?妻子说,我想要的,你都给不了我。我想自己努力争取,你又在拉后腿。丈夫其实很无奈。其中的复杂,根本就是无法解释、无法澄清的。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社会。

《红楼梦》里,宝玉是孤独的,黛玉也是孤独的。他们能抱团取暖吗?他们想这样做,但其实很难做到。他们相互吸引,相互爱恋,可是他们仍然是孤独的。宝玉看到黛玉写的《葬花诗》,也会沉痛落泪,但他真的明白黛玉的心理吗?不知道。或许明白,或许也不明白。或许心里明白,可是没法说。你跟黛玉说了吧,黛玉可能心里认可,但嘴上绝不可能承认。你不跟黛玉说,你的苦衷黛玉毕竟不可能跟宝玉一样,完全了解他的内心。俩人就这么疙了疙瘩,别扭了十来年。

有人评论贾宝玉说,宝玉的孤独是无解的。他即使在梦中见到了甄宝玉,两个人心性相同,仍然是两个人。两个人再像,再好,还是两个人。各自的孤独还是无法改变的。如果两个人都完全一样,那就是一个人,不是两个人。那一个人依然孤独,仍然是无法更改的。

如果人们想要克服孤独,消除孤独,基本是没有可能的。能做的只是是暂时忘掉孤独。如在与朋友相聚时,与爱人相拥时,都会暂时忘却孤独,却不是除去孤独。因为当你回到一个人独自的状态时,孤独就又回到你的内心。

其实,孤独并不是毒药,它是一个人与自己相处的独特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人们会思考、会反省,也会调整和修炼自己。如果有人悲叹自己的孤独,希望摆脱这样的状态,那其实是比较愚蠢的。因为那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人们希望渴求知己。这个希望表明人们对于孤独状态的一种不满。但是知己对于你自己,真的能知多少。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了解,而且不仅了解,而且还能容忍和支持,其中能对这个人有三分的了解和容忍,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知己了。所谓百分之百的完全的知己,几乎是不存在的。知己者,表明二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的话语,共同的心愿,共同的人生态度。在人的孤独感非常强的时候,与知己的交谈确实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这就应该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了。

仅次于知己的,应该就是同志了。这是真正的同志,而不是形式上的同志。共同的志向,会产生共同的事业。这样的同志,其实也是很难得的。貌合神离者,不能称为同志。虽然同在一个组织里,虽然都宣过誓,但是在实际上,相互之间并不有着共同的志向,这与同志关系没有任何关联。真正遇到需要共同奋斗的战斗时,其中必有一个成为叛徒与逃兵。

在真正的同志面前,个人的孤独就能得到很大的缓解。因为他们都明白,自己向往的事业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而是有一个群体在共同做着同一件事。大家也是共同努力、同心同德地做着这样一件事。人们的努力方向是一致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样的同志感会让一个人感觉自己的力量并不是无助的,而是能和他人一起汇集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即使有了真正的同志,但孤独仍然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的。在同志内部,同样会有策略的不同、思想的差异。这样的状态永远都会存在。所以,每个人的心中,仍然会不时被孤独打扰的时候。不过,这样的孤独不会消蚀人们的心灵,不会成为负面的腐蚀剂。它更像是一个长途旅行者中的一个驿站,让自己疲累的心灵得到暂时的憩息。

在孤独的时候,人们或许会有不安,甚至会有恐惧。但是,在心理更为健康的人那里,孤独会让人沉下心来,反省自己的行为与思想。会在思考中提升自己的智慧,会在思考中开阔自己的视野,会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更高的纯净。

宝玉的喜聚不喜散,表明他是惧怕孤独的。他对人生的某些方面虽然保持着热爱,但是对整个人生,他更多的态度是无奈。对于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终究会离他而去,他很伤感,所以这种孤独对他来说就更加恐惧。他最后的思考是放逐这样的孤独,让自己的心灵完全平息下来,或者是沉寂,或者说是死寂,在自然和宇宙中随风飘荡。这是行尸走肉吗?好像不能这么残忍地评价宝玉。可是又该怎么评论这样的心灵状态呢?

心理健康而积极的人,是不惧怕孤独的。他们的内心是强大的,这种强大更多的来自于对自身事业的信心,来自于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虽然他们会知道,未来的某一天,他们也会离开这个世界,但这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会形成什么恐惧与威胁。他们会更坦然而平静地接受这个事实的到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054468.html

上一篇:匠人和大师
下一篇:读《塘约道路》(之一)
收藏 IP: 123.113.219.*| 热度|

3 宁利中 周健 吕喆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 0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