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达的柔与刚
哈达的柔
哈达的柔,似乎无需我多说,广为人知的“哈达”对应一种“礼巾”,最大众的是洁白长丝巾;蒙藏区寺庙等著名景点也不乏金色与蓝色的“礼巾”。
对应“礼巾”的“哈达”适用于友谊、祝福、祈祷、凭吊等等极广的场合,真要在汉语里找个词来比照,我想应该是“纽带”。
哈达的刚
关于哈达的刚,关联着我原初的一些记忆,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哈达”这个词的蒙古语本意是“岩山”。因为我的家乡是“乌兰哈达”,翻译成汉语是“红山”或“赤峰”。
上学后,学蒙古语时,老师告诉我“山”在蒙古语中读作“阿古拉”,口语中读作“乌拉”。我与老师争辩说:不是这样的,“山”的蒙古语应该是“哈达”,比如咱们的市名。
蒙语老师跟我解释说,在蒙古语中“山”对应的词有很多:
泛指的山,读作“阿古拉”或“乌拉”;
坚硬的“石山”用“哈达”;
绵延的“山丘”用“锡勒”;
巍峨的“山岳”用“海日罕”等等。
这个柔柔软软的“礼巾”与那坚硬牢固的“岩山”,共名“哈达”(书面语在词尾处小有区别),难道有什么渊源么?
刚转柔
会查字典后,我确信蒙古语中“哈达”本意是“岩山”,主要指石头山,且是一系列蒙古语词的基本字根。
“哈达”还对应一个动词,译成汉语为“铭记、铭刻、标注”,游牧区的一幅幅岩画刻录了游牧民族文字发明之前的许多历史,联想到该字根“哈达”的“岩山”本意,确实一脉相承。
不朽的岩山,确实是极佳的铭记媒介,一幅幅“岩画”因而成了游牧文化承的一份份历史存档。
这种功能、这种不朽,使得牧族习惯于在岩山上传承先祖知识,衍生了牧族对岩山的崇敬与祭山习俗,也衍生了山盟文化。
山盟极坚,《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每次发动大的战争前,总要在布尔汗神山前祭祀、静思;《蒙古秘史》还记载成吉思汗的父亲亡后,其部众弃幼儿寡母离去时即言“岩山已碎”。
在成吉思汗还很幼小与势弱时,布尔汗山曾一次次庇护他并向他频繁示警,如泰赤乌部捕捉幼年成吉思汗时,再如木尔契人围追成吉思汗并夺其妻时。因之成吉思汗悬冠解带,郑重的向布尔汗山致谢并宣誓,将时时、世世祭祀布尔汗山。
蒙元时将山盟文化推到鼎盛:忽必烈建元政权后制典:帝王贵戚每年致祭名山大川。无山或离山远者也要“垒石像山,视之为神”,翻译成现代语就是“堆起如山样的石堆,并象敬神一样祭祀”。该典章活动逐渐演变成祭“敖包”传统。
地广人稀的草原游牧区,因祭祀而得以聚会、交流。祭山、祭敖包的聚会为青年男女展示才艺提供了舞台,为贵族选拔勇士提供了极佳的场所,也为青年男女相互认识、交流提供了机会。该习俗演变成著名的“敖包”相会。
成吉思汗挂其带于颈以敬神山,也被效仿。勇士罩袍“束带”是动武的前奏,引证一句古语叫:“整装待发”。与此相对的“解带”则是和平友好的表示。
在蒙古语中以“哈达”为词根的派生词很多,且多与姻亲相关。如“姻亲”、“去婆家”、“回娘家”和“出嫁”等等。
古老的山盟、不朽的岩山、多彩的岩画、友好的纽带,在蒙古语汇中,同根同源且一脉相承。感受“哈达”一语下的刚、柔与不朽,体味其中的游牧文化传承与演变,自然能体味出其中的矛盾论与辩证法意味。
题外:
事实上,关于“哈达”于我印象最深刻,且我听的最多、最亲切的是“哈达商场”,因为那里有好吃的、好穿的。逢年过节,父亲和母亲总念叨去那里采购些东西。改革开放前,是基本生活物资都需要凭借布票、粮票等去购买的时代。在那个时代,对邻近乡镇的小孩子来说“哈达商场”就是个“聚宝盆”,能引发无穷的想象。至今我还未去过“哈达商场”,那是童年时代的幻想源,不忍戳破。
多年后的今天,我打开了电脑中的一个老文档,这个老文档源于我想写“蒙古文化传承中的矛盾论与辩证法”系列博文时预订的一个论据,当时只写了“哈达的柔与刚”这个文档名,今天终于有一种冲动,想给这个文档充实一些内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