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学术交流是研究生期间的重头戏

已有 19550 次阅读 2013-8-15 08:29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近日,关于博士研究期间是否应该出席学术会议的话题又引起科学网上的热议。有的即将博士毕业的年轻人坦诚自己即将博士毕业,可是还没有参加过一次正规的学术会议。我在陈安博士的博文:“有多少博士生从未曾在学术会议上进行过学术交流?”的评论为:“从未在像样会议上交流过的博士生可能比例不少”。他回复:“是不是导师也没有交流过,这个很可怕啊”。我曾经亲自问过一位跟随院士读完博士和做了一届博士后年轻人,你在这个4年博士加2年博士后期间参加过几次学术会议,与国外同行发过多少学术交流邮件,他明确回答我,两个方面都没有,我听后无语。

我在科学网上贴过几篇相关博文:“做自己的科学研究”及转载一个新加坡南洋理工博士研究生关于学术论文写作方面的文章“SCI论文全攻略之选题与创新”,这两篇文章虽然没有被精选,也有几千人次点击过,表明年轻人还是很重视在研究生期间的科学研究能力训练这方面问题。博文中详细阐述了“学术交流”对于一个研究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为了强调这个话题的重要性,近期我又在科学网上发表过“我谈国产博士”和“手把手教出的研究生,科学研究不可持续”等博文,以我的经历和理解参与讨论这个话题。

我们谈论这个话题,必须首先厘清出席学术会议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在研究生期间的学术交流?尤其对于一些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学生为什么也要强调学术交流(因为从事基础研究的学生参与学术交流似乎顺理成章)?学术交流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只有“统一了思想”,再来谈论这个话题,否则就有点“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

众所周知,“出席学术会议”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而“学术交流”目的简单说就是我们政治俗语中的“集思广益”,窄义上可以理解为“借用同行的脑子”为我所用。作为一个重视学术交流科研人员,我们有时在学术交流中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个苦思冥想问题,当你和同行“敞开心扉”交流讨论时,也许同行的一句与你思考问题相关的“不经意”话就可能解开你心中疙瘩。1999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到我们了解科学技术信息的手段,如果以成果产生的时间的老至新为序排列大致为:阅读科技专著(即使是新近出版的专著,其成果也是若干年前成果的总结)、期刊论文、专利、评审论文和项目、参加学术会议、通过信件交流、参观同行重点实验室(了解别人正在做什么)、当面交流(这是了解同行正在思考问题最为快捷途径)等。可见学术交流具有非常丰富和多元化形式和特点,它至少包括这些内容: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提交成果,当然作为学生也可以先行观摩,不管成果是否口头报告,还是张贴报告;参加小型的学术交流,例如”Workshop”;参与聆听各种形式报告,并在可能条件下积极交流,例如提问(作为一个学生不必害羞,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主动给国内外专业同行发信(有时教授不一定回复,但可以和他的学生交流),提出问题参与讨论;登门拜访,尤其是在参加会议期间或在单位内部,直接与相关老师交流;在导师课题组定期组会上积极发言参与讨论;平常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们“不拘形式”讨论等。我曾经多次“谆谆告诫”我们专业保送到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的学生:除了你们自身努力外,你们要学会充分利用北京大学的多元化学术资源,否则你们就可能会失去这所名牌大学很多重要的有意义的经历,研究生期间的“死读书”是万万不可以。例如每年北大众多内容丰富学术报告,尤其要尽量抽出时间去听那些国外名人的非本专业报告,哪怕训练一下你的英语听力,学习一些名人的演讲风格(报告内容组织、重点突出、演讲的逻辑性及肢体语言运用等)都有好处。

然而,我们国家一些学术研究单位研究生在学术交流方面做的非常不够,它是影响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我认为主要原因大致有:第一首先是导师自己不重视,可能他们自己就没有深刻理解“学术交流”的重要性。陈安博士说:“可怕的导师本身就不注重学术交流”有道理,尤其是国际学术交流。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导师缺乏与欧美同行正面交锋,讨论专业学术问题,也许底气不足,不能提出有创意的科学问题,或者死要面子第二是学生自己不重视。一部分博士研究生在即将毕业时,回顾自己几年研究生经历,似乎对于是否参加过学术交流,有的并不以为然。我多次强调,到了博士阶段,重要的是学生自己要清楚为什么读博士。我国古语说的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古训揭示了在我国古代就知道一个专业人才应该如何培养徒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理解“师傅领进门”尽管见仁见智,但一定不是“手把手教”,而是让学生自己“悟”,师傅再多是提醒他们应该如何去“悟”而已,向他们提供一些条件、方法和途径及必要的经费。还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是这个道理,学术交流就是“授人以渔”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我自己理解,在那些欧美名牌大学导师那儿,学生不可能经常围着老师转,最多是每周的课题组会能够见到导师,有时组会上也经常见不着,尤其一些牛导师,他们的社会工作(如学术活动)比较多和繁忙。这样的组会往往是由学生自己,例如博士后组织大家讨论文献、实验进展及相关手稿进展等。第三就是当下我们的科学评价机制很不利于学术交流。我们目前很多单位,尤其是那些不太重视学术研究的单位或导师,受到不良学术评价的影响,只鼓励学生在研究生期间主要“憋”出学校或研究所规定的公开发表的论文,这个博士研究生就可以顺利毕业,甚至还可以评价为“优秀”。这种认识极其短视,也是对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不负责任。我曾经说过,没有经过好的科学训练,也有可能“憋”出一篇“好”论文来,因为发表少数学术论文确实有它的偶然性。我们学术界常说的,不是发表在高IF杂志,甚至Nature Science杂志成果水平都比其它国际专业主流刊物高(整体高是无容置疑),这里就存在一定的偶然性,这方面例子可以举不胜举。第四导师经费问题。我曾经看到一位年轻人的博文说,他整个研究生阶段(好像是硕-博)从来没有用过导师的钱,包括科研业务费和补助。具体不清楚这个研究生是如何度过他的这个人生重要阶段。这就需要学生在选择导师时要认真考虑,要尽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将要成为你导师的学术水平、其责任心和科研项目等情况。

总之,我依然强调,读研究生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当然不要误解“导师领进门”的作用。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是丰富你的研究生经历和提高研究生质量的重要举措。学术交流要“不靠天,不靠地,主要靠自己”一定是所有研究生应当记住的“箴言”。

2013815早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716925.html

上一篇:记一位错失“数学家”梦想的中学同学
下一篇:我们的行李接受了美国运输安全局检查
收藏 IP: 219.139.227.*| 热度|

29 孙根年 张士宏 李久煊 李志俊 郭保华 彭真明 陈学雷 张冠军 黄仁勇 罗德海 曹聪 纪小健 曹建军 陈沐 褚昭明 李宇斌 陈安 张鹏举 熊伟 杨贵才 陈万浩 李红 吴锦宇 孙东科 徐芳 高友鹤 zhangjinxue yunmu Anl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