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rol is hopeless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ntrolhopeless I just wonder how things are put together and then what happens

博文

徐光宪的选择性遗忘

已有 4863 次阅读 2015-5-1 13:30 |个人分类:没事贤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过客之歪理邪说

徐院士的去世引起了王鸿飞的往事之纠葛。他们的故事简略如下:

王的“中国大陆99%的研究员、教授和毕业的博士是不合格”的说法引起了徐院士的愤怒。盛怒之下的选择性遗忘,导致王鸿飞成了陌路人,所谓君子道不同,不相识。王鸿飞的观点,已经被说的太多,这里按下不表;对徐反驳观点(附后),我的评注如下:

徐观点之一: 北大自已培养的“土博士”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的,远多于“洋博士”。 

这个说明,现在洋博士之处境早已不如徐那一代洋博士之优越。表现在:起点显然不一样,“土博士”有徐这样的大树可依。另外,洋博士也不像徐那样有为国家做重要贡献的机会。

之二: 王鸿飞的观点“如在学生中传播,会伤害他们的自信心。”

伤害后的结果:1 不读博士了,这直接导致在读博士生活、工作条件变好;也使得博士稀缺,就业一定好。2 出国读博士,像王一样。这给政府以压迫感,于是我幻想着国内老师的待遇会得到改善,至少工资会提高、工作条件改善。这个经济学原理是“物以稀为贵”吧。传播王的观点,对于国内艰难生存的老师、学生都是好事。

之三: 参加唐敖庆研究班的青年学者后来当选为院士的有9人之多。

这个是近亲繁殖。这也是其“观点之一”的原因。

之四: 唐敖庆是哥大师生公认的最好的研究生。

这个也是有疑问的,唐在哥大开始读书时,年届31岁,而且之前就是西南联大的老师。唐获得好评,这叫成年队打少年队,那结果一定是球网被打成筛子,而上帝是不会玩筛子的。

之五: 我是当年以2年9个月的最快速度获得M.S.和Ph.D.两个学位的研究生(通常要5年)。

这个更是奇葩观点。博士的质量是以速度来衡量的吗,应该是研究质量吧。

之六: 我不认识王鸿飞,可能他回国不久,根本不了解国内大学的情况,妄自发帖,是极不负责的行为,必须予以纠正。

嗯,我的这个妄自发帖也应该结束了。

 

以下是徐对王鸿飞之言论的反驳 http://www.cunews.edu.cn/baowangxinwen/jiaoyuxinwen/201303/58566.html  

最近在《北大信息周刊》2013年第4期上看到陈平原教授的《中国博士是否值得信赖》一文。其中提到2007年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博士王鸿飞在科学网上发表一文,认为以美国三流大学的学术标准来衡量,中国大陆99%的研究员、教授和毕业的博士是不合格的(陈平原教授是以不同意的口气引用的)。我听到这一完全不符合事实的诽谤,非常气愤。如在学生中传播,会伤害他们的自信心。因此撰写此文,希望能用事实以正视听。

  北京大学在国际上已是知名大学,2020年要争取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北大信息周刊》2013年第3期刊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参评的95个一级学科,其中北大排名第一的达到16个,集中在人文学科、理科和医科。所以北大的文科、理科和医科是很强的。就我最熟悉的化学学科来说,我认为化学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以美国一流大学如哥伦比亚大学的标准来衡量,是合格的。北大自已培养的“土博士”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的,远多于“洋博士”。

  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博导水平很高,但博士生的水平是有差别的。例如1950年获化学博士的唐敖庆,在哥大化学系的几百名研究生中是唯一获得全校最高奖University Fellowship(每年2000美元,而那时学费每年只有600美元)的,是哥大师生公认的最好的研究生。哥大LaMei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因事出差时,曾请唐敖庆代讲研究生课。他回国后担任吉林大学校长,在繁重的行政任务下,在全国招收青年学者办配位场理论研究班两年,取得领先世界的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次。参加研究班的青年学者后来当选为院士的有9人之多。这样的博导是世界超一流的,怎么会不合格呢?

  拿我本人来说,我在1948年7月的哥伦比亚大学暑期班试读,两次考试,得99分和100分。我被教授以班上第一名推荐为校聘助教(Univ Assistantship,每年1800美元,而Department Assistantship只有1200美元),于1951年3月以优异成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Phi Lamda Upsilon荣誉化学会和SigmaXi荣誉科学会会员,得两枚金钥匙。我是当年以2年9个月的最快速度获得M.S.和Ph.D.两个学位的研究生(通常要5年)。所以当年哥大化学系的研究生对中国人是非常敬佩的。

1951年我回国在北大任教,培养的研究生中,当选为院士现在北大任教的已有4人。虽然我们在培养独立自主的创新型人才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其中首要的是要有超越洋人的信心和决心,决不能自卑地认为是不合格的博士生导师。北大的数学和物理学科的教授和博导也培养了多名院士,中国别的大学同样培养了多名院士。我国中青年院士中,“土博士”远比“洋博士”多。我不认识王鸿飞,可能他回国不久,根本不了解国内大学的情况,妄自发帖,是极不负责的行为,必须予以纠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9170-886677.html

上一篇:爱之信瑕疵未定,远处狼烟又起
下一篇:恳请科学网痛下杀手,封了吧
收藏 IP: 106.37.82.*| 热度|

20 陈小润 罗德海 吕喆 刘全慧 李楠 杨正瓴 李学宽 曹聪 戴德昌 马红孺 赵美娣 张能立 李永丹 韩玉芬 朱志敏 任国鹏 马宏宾 bridgeneer jzpathfinder GDHBWQ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2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