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r112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oar1120

博文

桥梁事故原因调查应慎之又慎 精选

已有 7593 次阅读 2012-8-27 12:5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事故原因, 桥梁事故

近年来,国内发生多起桥梁垮塌事件,相关事故处理常常遭到公众严厉批评。

这体现为,急于明确责任,处理责任方,对事故调查简单化,对事故善后处理草草了事。

如此草率了事引起的一个后果是,由于公众难以了解事实真相,又往往把问题一律归结为工程质量问题,把这些路桥一概称之为豆腐渣工程

就此而论,过于匆忙、草率地处理事故,对政府澄清事实无补,对汲取事故教训、提高道路桥梁安全更加不利。

2007年美国明尼苏达州密西西比河上一座公路桥梁坍塌,约50辆汽车坠入河中,造成至少7人死亡、60人受伤。当时调查人员说,调查坍塌原因的工作费时费力,可能需要长达18个月的时间
联邦调查局还使用激光导引探测设备,为桥梁残骸绘制出了一幅三维图像,并且迅速将数据交给了领导调查的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调查的内容包括用高科技的软件重构各种各样的桥梁坍塌场景。调查人员会模拟从大桥上抽走一个关键支撑部位的情形,以便观察桥梁在这种情况下的反应。

查明桥梁倒塌的原因是一个严肃的过程,需要严谨的调查,需要动用很多的科学仪器,如果把这样的调查当作儿戏,有的还没有深入调查,就得出结论,这么做会影响政府权威,得出的结论自然会让人质疑。

弄清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必须从大桥的规划、设施工建设与运营多方面开始追查。这一调查过程,显然不会很快。

在这类事故上,现场处置要快,抢救伤员要快,政府公开信息、回应舆论要快,但事故原因调查却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因想早日了结而匆忙下结论。

倘若如此,这次发生的事故或可得到及时处理,事故隐患却可能一直潜伏着,直至悲剧再次上演。急于息事宁人,不仅违背事故处理原则,也是对公众的不负责任,更是对生命安全的漠视。

就哈尔滨的桥而言

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梁掉下来了,那具体是怎么掉下来呢,这直接关系到原因的分析

我们观察到最后的后果是梁倾覆了,盖梁断了,支座也坏了

但到底是怎么一个先后顺序呢

那是因为盖梁先断,导致梁倾覆

还是支座坏了,梁倾覆,最终导致盖梁断裂

还是梁先倾覆重量全部压在某个支座上,导致支座破坏,盖梁断裂呢

这都需要很仔细的分析,需要动用各种技术手段,这些问题不搞清楚,这是事故原因分析也就是一笔糊涂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4850-606403.html

上一篇:谈谈赵州桥(已做好挨骂准备)
下一篇:哈尔滨桥梁事故的记者报道是否太标题党了
收藏 IP: 171.216.172.*| 热度|

14 文强 赵建民 吕喆 温世正 武夷山 梁进 王邦进 王鹰 江丽娜 黄安年 周真明 许培扬 xilihutu ht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