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xing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xing9

博文

中国钢铁发展对中国制造业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已有 3485 次阅读 2019-1-3 08:41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中国钢铁发展对中国制造业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中国现在的钢铁总产量是8亿吨左右, 生产了全球钢铁总产量的一半,居世界钢铁总产量第一位, 是第234位的美国日本俄罗斯钢铁总产量的3倍。 中国钢铁生产的结果不仅对中国的制造业的全面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而且对美欧各国的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中国的钢铁原材料产量虽然是8亿吨, 但出口的原材料只有1亿吨, 剩余的7万吨钢铁材料全部用于国内的各个行业, 从而对中国的制造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先说对中国的制造业的全面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钢铁产业的急速发展的结果就是给中国的汽车,造船,桥梁, 高铁, 商品房等等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材料工业基础, 如今中国的造船,汽车工业和高铁已经是这3个领域世界最大的产业, 全世界的集装箱几乎全部是由中国制造, 上海振华重工(Shanghai Zhenhua Heavy Industries Co)生产的港口吊装起重机(其钢材主要是由宝钢供应)占全球起重机总产量的70%。 以至于这次美国对中国钢铁产品征收25%的关税时, 美国负责进口振华港口吊装起重机公司到特朗普那里申请对振华产品的关税豁免, 特朗普批准了这个豁

免, 因为美国在其它任何国家买不到类似振华的港口吊装起重机产品。如果没有这7亿吨的国产钢铁材料的支持, 很难想象我们有钱去进口这么多的钢铁原材料来发展我们的汽车,造船,桥梁, 高铁, 商品房等等产业。

 

90年代以前, 钢铁是各国经济发展实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中国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的全国钢产量只有1080万吨,而美国将近1亿吨。 当时为了赶超英美, 全国掀起了大炼钢铁的景象历历在目。 1978年, 美国和苏联的钢产量分别是1.24亿吨和1.5亿吨, 日本也从1958年的1200万吨增加到1.02亿吨(几乎9倍)而我国年产量只有3100万吨, 而且生产工艺落后, 产品都是低档的钢铁制品。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年, 1978 小平飞往日本签署中日2国和平条约, 同时参观了日本的新日铁公司。 小平参观后获得极深刻印象, 敏锐的感到引进日本钢铁制造技术是中国走上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于是指示跟日本新日铁公司谈判引进他们技术, 在中国建现代化钢铁企业的的谈判。 最后拍板建成了宝钢。 建立宝钢当时在国内受到很大的阻力和反对, 细节就不说了, 达成的技术引进条件是启动经费是60亿美元, 相当于当时中国外汇储备的36倍(即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只有2亿美元左右, 现在是约4万亿美元)。 中国没这么多的钱, 所以只好用大庆油田的石油折算成美元, 每年从大连运往日本(当时世界石油危机, 日本缺石油), 再加上中国的低劳动力成本(当时的宝钢工人的工资也就几十元人民币/月)和全国人民的节衣缩食, 把宝钢建成。 其中有很多失败和曲折的过程, 最大的一个曲折就是日本的设备只能使用高品位的原料铁矿, 所以造成我国后来多年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大量价格昂贵的原料铁矿石。其它我就不多谈了。

前面谈了,中国钢铁产业的急速发展的结果让中国的汽车,造船桥梁, 高铁, 商品房等等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造船,汽车工业和高铁已经是这3个领域世界最大的产业, 全世界的集装箱几乎全部是由中国制造。

 

中国钢铁产业的急速发展的另一结果是,其它国家的钢铁制品几乎失去了中国最大的世界市场。而中国的钢铁制品(value added products)由于价格低廉, 大量出口到欧美等世界需要大量使用钢铁的国家。    造成欧美很多钢铁公司关门和裁员(失业率提高), 美国的钢铁公司几乎1/3关门, 钢铁行业的工人有原来的60余万降到只有16万。

 

上面的资料说明当前美国对钢铁产品增收25%关税的主要原因, 当然也说明了小平决策开发钢铁产业的高瞻远瞩的伟大决策和中国人民艰苦工作和智慧发挥下中国钢铁产业在30年后就成为世界基础工业第一的地位。

 

现在中国的汽车制造, 造船工业, 高铁等等都是世界第一, 如果中国再把大飞机和芯片产业拿下, 我想会让美欧的政府不寒而栗的, 这就是当前美国带头打压中国的主要原因, 这种打压和反压制的情况可能还要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2008-1155056.html

上一篇:从过去20年中美GDP的变化看中美合作两利
下一篇:2017年中美日印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收藏 IP: 218.1.79.*| 热度|

5 刁承泰 蔡小宁 石磊 杨顺楷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30 07: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