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题源于我的一篇标题党文章(引别人的标题)。题目雷人了,但问题、观点很鲜明,引来多方的赞与贬。记录下与N老师借评论展开的讨论。这是两位对教育还存在指望的老师,不同的教育观点。
N老师:
学生的变化是必然趋势,老师不适应变化是老师的问题,体制的问题是主管部门的问题。
H老师:
不少人就是面对变化着的世界,试图用不变的方式应对。从我做起,不是要承担过错的责任,而是要从我做起。
N老师:
只要是体制上存在问题,仅仅靠从我做起,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H老师:
我们很多人,说重点,这就是错误。要么不求改变,一有改变的念头,就要来个根本的改变。看不到根本的改变,继续心安理得的不改变。事实上,体制的演化需要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力量在交互、博弈。作为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因事小而不为,因力薄而退缩,促进体制改变的力量也就此一直缺失,体制因此而不改变,更加的只有抱怨没有行为。另外一个事实,如果一夜之间,由于体制的自觉,或基于体制的强大力量,“根本的”改变就发生了,我第一对此恐惧,第二,我不认为这种没有过程的改变,会是一个好的改变。非黑即白,要结果不要过程的思维,统治我们太久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不相信自己也已经太久了。
N老师:
不是说从我做起不对,是从我做起根本就改变不了这个现状!
报考大学时的盲目与不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盲目的报考大学与专业;旧的教育体系垃圾课程繁多;自己到社会上都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从学校到学校的老师们,却在讲台上背天书;上课就像在听催眠曲。
难道从我做起,你就有办法让这种情况有根本的改变吗?
建议你从根本上找找原因吧,如果连原因都没有找到,你的“从我做起”的努力只能说是盲目的。
H老师:
倒是想听听N老师的根本改变的策略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值得期待,自下而上的推动怎能缺失?如果让这两股力量会合,你看如何?中国的知识分子历经波折,已经将对社会的主导交了出去。照此下去,是彻底的丧失!没有了自下而上的担当,意在根本改变的好的坏的政策,最后都成了臭棋。中间列举的一大堆问题,哪个是有谁能从根本上一刀就解决,哪个又不是需要从基层有人能站稳了,作出回应。没有多方的努力,没有迂回的耐心,怎能谈“根本上”的大事。遥想红军当年没有选择长征,指望着就在南方等着根本,哪有后来的新中国。
咱不说根本上的原因,只是不说,没有那个时间和闲心了。想起俺们村邻家二大爷,端着碗蹴在路口,一边吃面,一边说:“我要是国家主席,……”我就一个孩儿王,面对问题,从我做起,帮助大学生成长,包括想办法不让学生在自己课堂上用睡觉的方式浪费青春,包括在课内课外能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做了以后才发现这样做的老师还真不少。心之所向,行之所趋。选择了基层,就盯着这丁点地盘,做点实事,至少我看见了,近年经我手的学生,不再是大家所说的整体滑落。其实,教师的工作,一影响就是一大片,比起医生一次只能救一人相比,效益更可观。
(以下对话,N老师没有给出根本改变,而是引出我文章中择机为孩子培养理财能力的事例中的“逻辑问题”。自此,大学教育和家庭教育两条线开始并行讨论。)
【线一:大学教育】
N老师:
也许喜欢计算机的学生更多一些吧,不知道你对不喜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究竟会用什么办法让她们喜欢,包括在课内课外能投入到学习中去的。
H老师:
现在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在中学中并没有考虑过专业问题的。进入大学,对选的专业并无了解,所谓喜欢不喜欢,常常是假象。遇到点困难,或者偶尔谁说了点什么,拿出个不喜欢,他的日子就安稳了。偏偏是我们的体制中,转专业的大门又很窄。我们一方面呼唤中学能让孩子们开眼,也呼唤大学给转专业再来点方便,但在这个问题上,我这里可以说根本,让学生在真正了解专业后,再说出那个喜欢不喜欢。一名老师的教学,尤其是我这样上大一学生第一门专业课的老师,有很多种方法组合着,让学生喜欢专业,讲给他听的,推给他看的,引着他做的,让高年级现身说法的,等等。这些不需要别的力量,任课老师就能做很多。也有引导中,学生很了解计算机了,他不喜欢。在转专业无果的情况下,指给他学好计算机(同时为毕业),课外勇敢地追逐他真正的爱好,将计算机和相关的学科结合做交叉,也有他的用武之地。总之,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大度地接受过去的一切,接受当下的各种不公平和不合理,积极地面对未来。无论他是否学好了计算机,我们可以让他在“成人”方面,让他在面对复杂世界时,有能力,有好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如果计算机学科有优势,是哪一行都离不了计算机。我不懂别的学科,但是我想有心的老师,心能放得开的老师,可以作为过来人,给学生提出现实的建议。
N老师若有兴趣,可以到我的专栏“IT学子成长指导”中看看,那里有很多声称不喜欢专业的学生,不喜欢计算机想学别的,学了别的却喜欢计算机的,说喜欢计算机却又学不得法的,当然,还有一些学得挺带劲的。专栏地址:http://blog.csdn.net/sxhelijian/article/details/8135028
N老师:
请不要有假象来说明问题。
真相是:就有的学生压根就不喜欢所学的专业。
H老师:
你可以坚持自己的真相。我的假象论,来自我对上千名大学的咨询,其中涉及专业兴趣的,能有1/3。你问他们不喜欢现专业,那喜欢什么?抓半天脑袋说没想过。说有喜欢的,再问为什么?大多数又是听别人说之类的。也有学生转了专业,对新专业却更不喜欢。这儿说根源,就是在选专业前,少做功课了。但作为一个只能和学生面向未来的老师,就是上述所言,首先引导学生和专业既已“先结婚”,就尝试“后恋爱”。如果真的有真爱,不要放弃这份爱情,和现专业能离就离,离不了,也要和现任好好过,但绝不放弃任何劈腿的机会(注:这个原则仅限和专业的婚姻!)。
【线二:家庭教育】
N老师:
"当我发现儿子偷钱后,第一感觉也是先把这小子打一顿,太不像话了。但转而一检讨,小学三年级了都没有给人家零花钱的说法,谁错了?于是建立起了零花钱的制度,为了避免他乱花,以及买垃圾食品,约定几条奖励条件,孩子的理财能力就这样起来了。"谁对就是对了,谁错了就是谁错了。孩子偷钱了你还说你错了他没有错,你的一句“我错了”,下一次他能认为偷钱是对的还是错的?他偷钱后还会不会仍然会认为是你或别人错了?这就成了是非不清的“从我做起”了。
H老师:
我普及一下家教的方式。意识到我错了,不必说出来。孩子的有些错,也不一定要说出来,各个年龄段,分别有不同的处理。我就从内心对自己检讨了一番,人家就想成我跪地痛哭流涕痛改前非了。事实上,我只是轻描淡写地和儿子说:”你长大的,爸该让你自己决定一些事情了……“敬告所有有资格当家长的人,千万别放大孩子的过错,妥善处理了,孩子身上的错误将自然消除。
N老师:
哦?你觉得不让孩子知道自己这样做是错的,然后“孩子身上的错误将自然消除”了?不知道是错的,就会不犯错误了?不知道你的这个逻辑说得通不通呀。
H老师:
这不是逻辑通不通的问题。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特征使然。例如,孩子很小时,他抢别人的东西,大人认为是错的,而事实是,他对于“你的、我的”这样的概念还没有树立。你要较真说他错,骂他坏孩子,这超出了他的认知,反倒是让他歪曲了一些本该在自然成长中随着时间就可以树立起的观念。叛逆期的孩子,你说他错,他也知错,但他就不改,偏要跟你怎么着。理性阶段没有到来之前,是不可以用逻辑处理这些事的。事关亲情,有些事情装糊涂,而不是较真,等着孩子长大更好。如果能设个套子,让他往进钻,高明之处可以得意,但也要冒着失去让孩子塑造出他自己独特的机会的风险。
N老师:
而事实是,他对于“你的、我的”这样的概念还没有树立。就可以不指出他的错误,他就可以树立起正确的概念了吗?
这也是一个奇怪的逻辑。
H老师:
这里可以不要用逻辑。如果存在逻辑的话,这个推理系统很复杂,不是这两三个命题倒一倒就能说清。儿童脑袋中的世界和大人不一样。不知N老师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我的儿子即将独立,我陪他走过了最关键的几个成长节点,直接的体验,包括看书得来的启示,让自己能够去理解孩子理解青少年,从而在现在做大学生的教育时,得到了解放。不说再多,我也不是教育专家,但一直认为,所有老师,都应该看一些教育学的经典。
N老师:
我的孩子是麦吉尔大学研究生毕业。相信教育孩子经历比你长。我知道孩子有错误的时候,如果不知道自己做错了就不会改正错误。
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这是教育学的最经典的基本道理。
H老师:
这可以是基本道理,是一种简单的推理,但不是教育学经典。战场上,敌人就在前方,硬攻硬打,双方代价都大。我们迂回一下,将问题解决,这是目的。更何况这是在教育孩子和学生的事情上呢。教育是在造新车,按生产规程来,质量有保证;教育不是修破车,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到抓毛病上。至少在教学工作中,尤其在近几年中,数不清的学生经我手找到了专业兴趣,快乐地、努力地学习。也有为数不少的高年级学生目睹了周围的现象,心有余悸地告我:”老师,当初要不是你,我就完了”。当然,也有学生,我的工作没有奏效。当老师的,放低一些姿态,主动地多一些反思,首先从自己出发不断努力,不断改变,让首先孩子们接纳你,你就可以将他们引住,而不是和他们保持距离。在这个时候,你方可以从他们的角度,帮他们找出路,直言他们的错误,也才能达到让他们改错的目的。
几轮交谈,知道N老师是位认真的老师,所以一直没有打算停止和N老师的对话。如果您和我一样,只是基层的老师,就不要揪着其他方面的原因不放,快乐地接纳学生的所有对和错,能和他们相处,讲究些策略,从而给出他们帮助。而如果是领导,我对您寄予更多的指望了。那些所谓的根本问题,是我们要面对的,也是学生在独立后要面对的,我们所有的人,都要在这种有问题的状况下生存发展,接纳问题,就有希望对问题给出回击。我们当老师的,在这个时代有了立场,培养出也勇于担当的学生,让他们继续传承,这不就是希望吗?
不过,我也还是决定要暂时停止和您的对话了,改变青少年不是容易的事,改变成年人更难。我无意改变您的什么,我的观点也不是绝对真理,我们都需要时间,让多种观念在头脑中交融,正如对待青少年,宽容中引导,耐心花时间让他长大,更根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