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helij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xhelijian

博文

“三无”教师试探本科生合作学习的入手点

已有 3182 次阅读 2011-9-12 16:23 |个人分类:学生指导|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自CSDN俱乐部成立以来,一直在想如何将这一学生社团发展成为能为计算机相关专业大学生全程成长提供服务的社团。
  按目前学校里各种社团的运行情况,基本都是大一的“干事”,大二的“干部”,大三的“退休”,大四的“消失”。作为一个社团,年级越高,能力越强,越应该通过社团,通过大家的合作,才能得的更大的进步。高年级学生稍有一点进步,就去单打独斗去了,年级高了,本事还没有,也不再好意思混迹在“小屁孩”中间活动了。缺乏了高年级学生参加的社团,在同学们的进步中作用有限。
  我参与指导的梅花桩协会是个例外。大一开始习武,大二才有能力在协会中起作用,会长一般由大二的同学担任,负责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大三的同学负责教新生基本功,组织大二同学的训练,大四的同学由于各种原因训练时间不能保证了,但是大二大三两个年级的训练都要听他们的安排。姜老师适时点拨已经“出功夫”的同学,而我则更多在日常的事务中参与一些意见。这样的协会运作模式,已经走入了良性循环。
  CSDN俱乐部需要具有一定技术背景,理想的模式和梅花桩协会应该是类似的。但成立半年多来,却发现同学们的惯性思维,或者说是不良的学习习惯,致使CSDN俱乐部的工作流于平庸。我和同学们提出“用新的思维做新事”时,展望了协会的原则。再次总结一下,那就是:
  1. 促进已经在专业学习上很好起步的同学,借助于俱乐部,获得更多进步的机会;
  2. 帮助主观上愿意进步,但能力有限的同学起好步,其中包括大一新生的工作,和再高年级需要帮助的同学;
  3. 帮助无学习目标的同学树立目标,并主动进步。
  在传统做社团工作的思路中,似乎只有(2)中新生工作能够开展。我更看重第一部分,这是俱乐部长期发展的根本所在。(1)中同学是俱乐部各项工作的主力,他们在俱乐部中活动中不能获得进步,而只靠着付出去带别人,这种模式是长久不了的,整个工作的水平也无法持续提高。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同学们无法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一些同学有合作的意愿,但没有体验过,也不知如何去做。更多的同学可能根本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这是我们高等教育水平一直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么学习不主动,要么一个人读死书,围上着考试学。即使能开展个性化学习的同学,也只玩着个性,星星之火只在那儿孤独地啪啪作响。所以,关键是要抓住一部分同学,共同体验合作学习,通过一些活动让大家互惠,共同取得进步。
  合作学习的关键并非不愿,而是无能。说实话,鉴于受教育背景,我这个指导教师也是不合作能力大于合作能力的。大学生的合作学习,可以采取我们课题组活动的形式。平时大家围绕相近的研究方向工作,定期地开展交流,互相启发、质疑。我和一些同学探讨过相关问题,他们说出了一些顾虑:
  • 我要讲错了怎么办?
  • 我不好意思指出他的错误。
  • 我说他错了他该多不好意思。
  • ……
  可见,我们缺乏的是质疑的精神和能力,也缺乏对待学术交流的基本态度。这样的心态无法让我们进入到一个进步的轨道中去。先回顾我们课题组初建时的一些细节和大家共享。在刚开始起步做Agent系统研究时,学院的科研氛围不好,我们几个教师自发地聚到一起,每周一次开展活动。张老师指定了一本当时最好的英文教材,一人一章分了下去。每周一章,大家都看,轮流讲,一人负责讲一章。刚刚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阅读难度很大,但我们就这么傻乎乎地学下去了。讲的人有时就讲不下去了,听的人中有明白了的,就接过话语权讲一讲;有时大家陷入争论,谁也不服谁,有时错的还占了上风(后来才发现是错的),不管谁错了都直接指出来,不带任何负担;有时抨击人家半天才发现自己错了,也不觉得不好意思;还有些时候没有一个人搞得懂,大家呵呵一笑,问题留给未来吧。用这样的方式,我们先期参加活动的几个老师都逐渐地找到了做科研的状态,取得了进步。
  有了以前组织同学相互讲座的体验,让同学们学会讲,学会听,学会提问、质疑,学会面对质疑和提问,似乎可以作为一个可行的突破口。同学们平时还按自己的节奏安排学习,每周一次交流活动,让大家体验。将此作为合作的起点,实现俱乐部的第一个目标还是有指望的。
  一时冲动想到的就是给大家做个讲座,说合作多重要,你们缺合作的能力,那我们合作吧,张王李赵、甲乙丙丁,大家分组去做。细想之,这将又一次流于形式,几次之后注定散伙。恰逢近日想将研究方向往基于Web的社会计算上靠一靠,已经找几位同学帮我做一个程序,何不以Web技术的开发与研究作为背景,拉起一支本科生研究队伍来一试呢?兴趣只要和Web相关的同学都可以参加进来,甚至物联网、移动计算的都可以进来。这里待研究的问题一大把,不想参与研究想钻研技术的也有的是问题,从资源上讲开源软件、公开API的也是这方面的最多。这个组织可以是松散型的,每周能听到点新概念都是收获。其中定有同学能帮我干点简单的工作,要是有同学给我科研提出启发,那更是惊喜了。
  我这样一个无权、无钱(有可以忽略不计的经费)、无地(我不能给学生提供实验室)的“三无”老师,大概也只能为学生们提供点这个便利了。
  这个学期,我将和同学们一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000-485591.html

上一篇:毕业论文格式规范把关要点
下一篇:了解社会计算
收藏 IP: 112.237.127.*| 热度|

2 陈小润 徐迎晓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