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4月17日,《上大学,不迷茫》慕课本学期第一次见面课开讲。
这个课2016年建成,由智慧树网提供运营服务。2016年秋已经在省内开了一轮,通过东西部联盟评审之后,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投放,共有17个省区30所学校4000余名学生选修。
见面课已经走过了一轮,整个的教学目标、内容的设计,从框架上没有发现大问题。本学期第一次,将内容稍做了些修改,算是完成了准备。
实际上,这种见面课的模式,也还真是没有感觉。作为通识类的课程,选修人数众多,学生可以看实录而不必实时听讲,即使实时听,大多数分布在各地,这些都是在传统的课堂中没有经历过的新情况。已经做过的一轮中,我明显感觉到现场的交流效果并不好,效率低,随机叫起来的个别学生,问出的问题和本次主题根本不搭,你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可以想像通过网络看直播,以及看录播的学生的感受。我的判断,少用现场的交互。
这学期将直播的见面课时间排在了周五的晚上,这是一个学生最不喜欢的时段,不是之一。加上直播课在烟台另外一个学校上,那个学校没有人选这个课,而本校学生需要坐车过去才行,我做好了现场没有交互的准备。不过,最近学习教学设计,不设计交互,日子真没法过,我还是在开场15分钟左右,要求学生在论坛上花3分钟,写下自己上大学以来面临的困惑,用ORID结构,我要训练学生用结构化的思维,尝试自我解惑。
课程在倒计时中开始了。现场只来一位学生,对着空空的教室,我就当演讲了。我的状态也不错,实际上,是状态太好了。我忘记了自己,也忘记了另一个很要紧的要素。设计好的网上交互,学生们不按要求的结构写,我重申了要求,多用了两分钟。似乎一切进展顺利。再然后,我发现我设计好的三部分内容中的前两部分已经结束了,用时35分钟,24页PPT干掉了17个,这是我计划中60分钟的内容!我忘记的要紧的要素,是时间!这意味着剩余的55分钟,我只有计划好的30分钟的内容,还有7张PPT。况且,眼前没有学生只有镜头,就凭着疯起来的这个节奏,我相信15分钟我就能把剩下的内容干完!下一次,一定要多多多备货哇。
但,这不是想下一次的时候。这是我在时间安排上,教书20多年来的第一次不靠谱!这是全国4000多名学生的课堂!过早结束课堂教学,在学校,在智慧树网都是作为教学事故的!我是代表烟台大学向全国开课的!一次丢人,就要这样丢,贺利坚,我服了你了!
稻草在哪里?不求大船,不求木筏,给我跟稻草就行!老天!
我想起了论坛里学生提交了的困惑。突然意识到,我留了所谓的交互,但未形成闭环。光让学生写出来了,没有然后啊,而此时,写出困惑的学生是希望有人解答或点评的。这些内容,对于没有写困惑的学生,也是最鲜活的材料!
稳一下节奏,讲:“我们不急着讲下面的内容,先把刚才同学们在论坛中提出的问题看一下!”
接下来的25分钟,我拿着手机,把20条发言逐个地进行了解读。感谢近十年时间为全国大学生做义务学业咨询中得到的积累,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对我而言都不是新问题,我娓娓道来,到后几个,我能加进点俏皮话了。
剩余的30分钟,我卡着时间,导播举起“下课”牌子的时候,我正好要说再见了。
稍后,导播示意我可以离开讲台的时候,我快瘫了。现场的学生,和为我当助教去现场的爱人,为我竖大拇指。我向她们说了我的不靠谱,她们说,没有感到我中间这么曲折,整个过程很好,很流畅。导播也走出工作间,向我祝贺。我没有压力了。回到家,课程顾问也给我微信来了反馈,她说很好。
反思来了。
反思1:如果这种快节奏让大家感觉很好,那就是我计划中的讲的节奏太慢了,或者太罗嗦了。刚当老师时,老教师们给我提的意见是太快了,那时年轻,脑快嘴快。后来,自己努力降速,最关键的是,学会了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调整速度,始终在着急自己太慢了。近几年做教学视频,速度快了一些,而现在,在这种通识类课上,疯起来的高速度还是可以的。
反思2:先前认为无法实施交互是错误的。如果贸然叫起一位学生现场发言,会冒跑题之类的风险的话,利用网络收集话题就是最合适的。我的课由于没有学校安排集中授课,做不到实时跨空域的交互,但通过论坛收集学生话题,我有选择地答复就很好。而这门课的见面课,不必要输入新的知识,和学生一起研讨才是最好。现场听课的学生提醒我,网络直播的时候,通过弹幕提出的问题更多。这个我怎么没有想到?!这里有新的可能性,可能是最好的可能性。在第二次见面课之前,是要与课程顾问一起拟方案落实了。
反思3:下次再多备货的事,可以不用干了。加上对实时提问的讨论、解答,我的内容实际需要再精简再聚焦,留出时间,现场为学生们提供最鲜活的内容。
传说中,叫花鸡、佛跳墙等等诸多中华名菜,都是在错误中歪打正着中取得奇异功效的。这一次,老司机把车开进了沟里,居然发现可以改装直升机。
惭愧中,庆幸中,期待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