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本人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I大学的A研究组里工作过一年。当时,该研究组有两位来自德国的博士后,一位来自中国的博士后,另加上几位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中国人(包括我在内)的特点是勤奋(hard work),这或许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不仅晚上,而且周末和节假日也经常加班工作(主要是忙于实验)。相反,那两个德国人(这两个哥们儿现在也都在德国的大学里当上了教授),几乎不太加班,只是每天按照规定的时间上下班而已。我那时的反应是“这两个小子不玩活儿”。可令人不解的是,虽然那两个德国“鬼子”并不hard work,但“老板”(教授)却很欣赏他们,对他们刮目相看,要比对我们这些经常加班的“老中”nice得多(薪水给的比给中国人的要高)。我起初的感觉是,这个美国“老板”有“种族歧视”倾向,对待洋人与中国人不平等。但时间久了,便发现自己的观点有些片面。那两个德国人在当时的研究方向上的确经验丰富,学术功底也很好。至少其中的一个,我本人自叹不如。在A组内的学术讨论中,他们总是能够提出一些颇有价值的建议,或者是对学生们的实验结果给出一些专业、到位的点评,而“老中”们则很少能及(当然,这里面也有语言交流上的问题,德国人的英文要比“老中”们好得多)。显然,美国“老板”所看中的,正是他们在学术上、智力上对其研究组的贡献。所以,老板对他们的偏爱也自然是有其道理的,不服不行。
这样的现实使我逐渐领悟到,“点子”(idea)重于“蛮干”。“干活儿”要干到“点子”上。有好“点子”的人,才能赢得尊严,才能变得有价值。“只拉车,不看路,干劲越大,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越远”(文革中流行的一句话)。以前,牛群和冯巩说过一段相声,叫做“点子公司”,靠给别人出“点子”来卖钱。美国的许多教授也时常去工业界卖“点子”,争取资助。可见,做研究的关键在于“点子”。
时间到了90年代末,有幸来到德国马普金属所短期工作,也亲身领教了日尔曼式的科研风格。德国人(无论是导师还是学生)几乎从不加班,他们十分重视对“开题”和实验结果的讨论,只有经反复讨论,集中了大家的智慧,搞清楚了下一步工作的目标,才允许学生们付诸实验。如此方式看上去好像是有些“慢”,但他们最终产出的东西,很solid,绝不会比我们的差。另外,德国人在对学者的评价上,更看中的是“功底”如何,而绝非拥有一大堆“东西”(即量)。
几年前,一位日本教授的研究组想招收一位博士后,他问我组里是否有合适的人选,能够推荐给他。因为当时手头没有,也就没有推荐。据他说,他的组里有“老中”,还有“老印”。他流露出的看法是,中国人只知道hard work,没什么idea(或许他没有碰到有idea、优秀的中国人),他更喜欢印度人。我并不否认这位日本教授的观点多少会有些片面和偏激,也从不想去讨好日本人。但是,他的观点也不能不说从某一视角上反映出我们在工作方法上的误区,或者说是在人才培养理念与评价上的误区,绝不应该简单地视其为无稽之谈。
现实中我本人所看到的是,至少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仅仅热衷于实验和产出数据,而缺乏对所研究问题的深入分析与思考。简单地说,就是愿意(或者说只能是)“动手”,而不愿意(或者说是不善于)“动脑”。甚至误以为,只要有了一大堆数据,就可以写“论文”。殊不知,一篇研究论文的形成首先是要有point,还要有insight。尽管对于学生们来说,这样的要求似乎是具有挑战的。但必须认识到,这是我们做工作所必须要追求的,也是做科学研究的立足之本。研究工作最终在质量与水平上的差距,每个人学术上的造诣,也正是体现在能否贡献出“point”和“insight”。被指认为低水平重复的工作,一般缺少的至少是二者之一。
那么,“point”和“insight”从何而来?一方面来自于功底、广博的知识,更主要的是来自于不懈的钻研与思考以及与他人的交流与讨论。因此,与其将时间和精力用在盲目的实验上,远不如静下心来多读些经典专著和文献,弄清楚基本的概念与原理,想清楚了再行动。如果不能从已经拥有的实验数据中,提炼出新的见解与观点,低水平重复性的工作再多,也毫无意义。充其量是发表一些可有可无的“垃圾”文章。IMR的首任所长李薰先生有句名言:“N乘零,还等于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考与讨论重于实验。这恰恰是被许多人所倒置的。
孟子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如果我们中国人只知道“劳力”,而不去(或者不晓得)“劳心”,必然在科学上无所建树,只能是受制于人,产出低端成果。事实上,科学研究竞争的实质在于智力上的竞争。对于做研究的个体来说,即便是为了生计,其价值也在于其能否“劳心”,而远非仅能“劳力”也。
W. L. Bragg: "The essence of science lies not in discovering facts, but in discovering new ways of thinking about them."
相关联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4: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