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11-15日在合肥参加了由合肥工业大学承办的“第三届中德双边金属玻璃研讨会”。
会上的口头报告都是特别邀请的,德方13人;中方23人;特邀来自美国的1人。另外还有以学生为主的展板近40个。
会议非常成功。双方在该领域的核心团队基本上都悉数登场。德方对这个会议之所以十分重视,不能不说是对中国在该领域研究水平与贡献的认可。尽管如此,中德之间在科学文化、做研究的风格和终极实力上的差距仍然是很显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中国学者们能够在这样的交流中自省,顿悟出科研的真谛,其意义远远大于知识或学术内容上的获取。但我毫不怀疑,能够有如此认识人并非会有很多。比较明显的是:
中方似乎更喜欢去炫耀自己的工作发表在何种高IF的期刊上,诸如N字系列的;或者是秀一下“我”发表论文的清单。而非去通过报告推介自己在学术上针对某一问题的贡献,或者创造的“净”知识增量。简言之,“什么问题”是由我解决的。可能更悲催的是,这种功利驱动的文化不仅导致了某些中国教授的自我膨胀,乃至于进一步传染给我们年轻的下一代研究人员与学生。
中方求量、贪多;德方求质和insight。中方的报告总是讲一大堆东西,每张片子上都有很多内容,报告的时间也经常大幅度超出,总是嫌时间不够用。20分钟的报告如果讲到了30分钟,那就是误差达到了50%。应该说是失败的演讲。忽视(或者惧怕)讨论。报告后的讨论非常重要。如果没留下讨论的时间,讲完了就走。很可能错失了他人宝贵的点评。中方有相当多的工作,数据量很大,但实验设计得不专业;特别是忽视对数据物理本质的理解。诸如,德方开展的利用胶体作为模型材料来研究金属玻璃的结构和动态变化,以澄清玻璃结构和运动学的本质,中方基本上没见到这方面的工作。
集腋成裘,还是一天建成罗马?德国的打法是不急不躁(如同他们的足球一样),“吃橘子”式的,扒皮后,一瓣一瓣地吃,且对橘子的结构了解的一清二楚,不会错过有价值的东西。中方大多数的路子似乎是“吃椰子”式的,希望能直吸到心部的椰汁。其实,没看到里面的结构是什么样,不知道椰肉也是能吃的,也从未考虑过是否可将椰汁体积的量化。诸如,德国人通过对若干二元合金液态的扩散、体积与黏度随温度变化的测量,逐渐在澄清微合金化对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微合金化对弯曲变形能力的影响,揭示泊松比是否能够反映金属玻璃的韧-脆性等工作,实在是让人折服。
Anyway,德国人在科学研究上的文化与积淀似乎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仍为我们所不能及,仍需我们仰视与敬畏。弯道超车的结果,九成会发生的是,,,,,。
衷心感谢张博教授的团队对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关链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9 0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