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禽流感,我们是否应急过度?!
翟自洋
【按】读到《禽流感致家禽业损失百亿》这样的报道,这几天很不淡定,似乎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出身农村的我,对处于生产一线的底层劳动者有别样感情。他们用汗水为社会创造财富,供应人们衣食,为政府提供税收,却要承受各种无端灾祸,惶惶不可终日。
科学网近日组织的“从SARS到H7N9”访谈上,嘉宾认为“政府部门的应对措施、卫生界的应对措施,全社会的应急能力和水平、甚至我们个人的应对措施,都成熟得多、进步得多了”。4月12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发表文章称,“SARS爆发十年之后,中国在应对流感方面得到很大提高”。
媒体上开始自我表扬,关于信息公开,关于应对有方。
且慢!如果说人们的生活只包括与所谓的禽流感作斗争,我们唱些赞歌可以理解和接受。如果我们认为禽流感期间和之后人们的生活还得继续,这为时尚早的赞歌比禽流感本身更令人不安!
博主既非禽业专家,也非流感防治专业人士,但根据各方报道,总结出三点:
1. 与非典根本不同的是,H7N9病例均为散发,未发现人传人特征。
2. 历史上流感造成严重后果,是在抗生素没有发明的时代。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H7N9属于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初步实验结果显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以起作用,如达菲,帕拉米韦。
3. 截至4月14日18时,全国H7N9禽流感病例60例,今天增11例,共死亡13人。70%以上感染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是否可以说,免疫力过低的人群,不感染禽流感,也会受到其他某种病毒侵袭而致病?
毫无疑问,对不幸感染禽流感的患者的人道主义精神是必要的;必要的隔离和防疫措施也是必要的。但是,当前普遍的情况是,只有应急,没有民生;对感染者的关注,与对养殖户利益的漠视,已经形成强烈反差。政府的失态,经媒体推波助澜,使得民众不可避免的陷入恐慌,对禽类的消费降到冰点;许多地方政府,作风粗暴,大规模扑杀活禽。多方夹击之下,养殖业遭受惨痛重创(鸡场老板日赔5000,煎熬和坚守)。政府不计成本的应急,无视养殖业(以及饲料业,等)根本利益的粗暴作风,恐已引起广泛质疑。扑杀活禽,闷死鸭苗,关闭市场——需要持续到何时?今后,禽流感,猪流感,……,对动物的各种隔离、扑杀,将成为常态?人类就这样焦头烂额,疲于奔命?面对绝望的养殖户和商户们,政府、专家、媒体们,能够理直气壮地说应对有方吗?政府、专家、媒体的对与错,平庸与卓越,逃避与担当,可以交由时间证明。但是,整个家禽养殖行业,经不起时间折腾。正如《禽流感致家禽业损失百亿》指出,家禽价格暴跌后还可能暴涨。反复无常的禽殇,是社会不可承受之重!
相比禽流感,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是更加普遍和严峻的问题,正如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南方周末:养殖业的抗生素之殇)。应对禽流感的种种举措,是否会加剧抗生素滥用?
巧合的是,科学网博主们刚刚自发进行了非典十年笔会。劳动人民是知识分子的衣食父母。科学网的专家、学者们在讨论文章、职称之余,需要的是为“政府信息公开,应对有力”弹冠相庆、沾沾自喜,还是切实考虑衣食父母的生存之忧?非典已是过去时,禽流感则是现在时。反思非典,意义自不待言;关注禽流感,更应责无旁贷。博主关心的是,如果精选梁进老师博文(H7N9禽流感已经侵入高校)没有错,另几篇表达对禽类关切的博文(可怜的禽,它们其实一直都很可爱;你们人类作,让我们鸟怎么办;关于禽流感新病毒,我们是否小题大作了)是否应在第一时间得到编辑关注?这几篇博文在未被精选的情况下引发众多推荐、评论,甚至成为首页热门;被精选的梁老师博文,却有不少批评声音。两相对照,真实舆情是否蕴含其中?
作为媒体,选择跟风,没有风险,不必承压,但也平庸;保持清醒,独立判断,敢于发出不一样的声音,需要眼光、智慧和勇气,却能体现风骨和担当,最终将赢得口碑。
顺便说一句,对于禽流感,科学网虽已及时组织专题访谈,但视角似嫌不够全面,意犹未尽。大胆建议:科学网应适度控制娱乐氛围,深度关注这样严峻的社会问题切实关注民生,鼓励不同声音,并及时制作博文专题。
最后,博主的问题:是禽流感让人不安,还是眼下治理和防范禽流感的方式,更加让人不安?扑杀活禽、禁止交易,是否合理?需要延续至何时?
====================================================
这里列举不同声音,并给出博主的解读,供读者明鉴:
1.前文《关于禽流感新病毒,我们是否小题大作了?》下的评论:
曾庆平教授:宁可错杀三千,不能漏掉一个!理论上,可以检测每只鸡体内的禽流感病毒,但那样做的成本比杀掉它更大。
博主:“宁可错杀三千,不能漏掉一个”你赞同吗?三千鸡鸭,也是三千条生命;三千鸡鸭的背后,关联着一个家庭的命运。
2.研究应急管理的陈安博士谈到吃瘟鸡时认为:只要对一个人可能造成伤害,我们就不应该宽容。
博主:博友举吃瘟鸡无碍的事例,只为说明病毒并不恐怖,并非宣扬吃瘟鸡合理。虽说博主不赞成吃瘟鸡,但对于陈博士看似正确的观点背后的思维,持保留态度——想要对所有人不造成伤害,是否会导致事实上更大的伤害?
3.科学从本质上,以一般性、或常理性的观点为基础,要比忽视一般性理论基础,而过多关注细微末节更加可靠。就比如禽流感,虽然没有任何考证,但是可以说比人类的历史可能更长,从而一直是存在的。由于感冒病毒极易发生变易(异),那么变易(异)也一直存在的,也一直会有少部分传染给其它动物或人类。但是,禽流感传染到人类上,也不过是感冒,尽管人类没有其抗体,但是不要忘记普通的人类感冒也非常容易变易(异),也有很多是一开始无抗体的。幸运的是,正常人类的免疫系统很强大,只要过上几天,就会制造出对应的抗体。而且,一般情况下,如果控制了并发症,感冒也没有特别严重的危害,只有在非常极少数情况下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禽流感充其量最多是不太严重的新感冒……
博主:某学者的理性分析,令人深思!
4.李兰娟院士:H7N9不变异就不大流行(青年时报,2013-4-13)
中国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院士表示,H7N9病例均为散发,没成为流行趋势,只要病毒不变异,就不会造成大规模流行。
这段时间,我常坐飞机到各地开会。有一次在飞机上,刚好到了吃饭时间,空乘服务员送来两种飞机餐:一种是鸡肉饭,一种是牛肉饭。一名空乘服务员跑过来和我说,刚才有一个乘客埋怨她,‘都什么时候了,还给大家吃鸡肉饭!’我听了以后笑了,连忙说,‘那我吃吧!把那份鸡肉饭给我!鸡肉只要烧熟了,就没有问题!’”
李院士提醒,H7N9禽流感病毒在100℃高温下,2分钟之内就能被杀死。只要鸡肉烧熟吃,病毒就在高温中被杀死,就是安全的,尽管吃好了。
博主:李院士主动选择煮熟的鸡肉。在见风是雨、草木皆兵的网络和纸媒汹涌的舆论面前,这理性的声音显得过于微弱,轻易被淹没。
5.前文《关于禽流感新病毒,我们是否小题大作了?》中两则评论:
[10]anonymity 2013-4-12 17:45
西医模式和哲学就是这样的。慢性病都要找到致病的可能的病原呢,据说也找到一些,细菌病毒什么的。拿它们说事。因为西医就长于这个。
肥胖的肠道坏细菌说,不是很流行吗?一些西医研究者,还要就此把肥胖解释成传染病呢。你信吗?
新病毒怎么了?美国哪年不发现十几个新型致病性病毒?病毒总在变,总有新的。
流感病毒的一些亚型,就是经常变异的。从对付病原的角度来预防和治疗,现在的办法都不让人满意。
博主回复(2013-4-12 23:50):好评论!博主虽纯属外行,但直觉现在大肆捕杀的应对模式不可持续!相信很多人有同感。病毒不断变异,被动应对,只会焦头烂额。
治本之道,至少应该包括改善环境,提高人群免疫力。
我相信,人类无法将致病细菌、病毒赶尽杀绝,只能通过某种方式共处。与冰山水面上的部分相比,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更加令人恐惧,却因其隐匿,被普遍漠视(《南方周末》:养殖业的抗生素之殇,http://www.infzm.com/content/88622)
[12]anonymity 2013-4-13 00:11
[《南方周末》:养殖业的抗生素之殇]
谢谢!
这事儿,是群体不可控问题。人类现在能达到的,是个体的高智慧。而一群人都有高智慧,群体行为会是如何?没人知道。一群蚂蚁寻找最佳路线的能力,都能超过计算机。一群人呢?还原论的智能分解,就是个冯诺伊曼机试的,神经网络计算能力,轻易就灭了它。
所以,人类还是很令人担心的。
博主回复(2013-4-13 06:48):谢谢再次深刻评论。
低等与高等,个体与群体,相反相成(可否这样表达),大自然如此安排,耐人寻味。
传统的农耕社会,封闭落后,生产力低下,却能延续千年。
如今开放了,生产力无比发达了,能延续多少年呢。
人是越来越聪明了,人类却越来越愚蠢?
在博主犹豫是否贴出此文之际,得到一位博友热情鼓励和协助润色,特此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