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圕
圕这个词是交大校友,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在1926年首创的,以代替笔画繁多,且书写不便的“图书馆”三字,初时读音为“tushuguan”,后来才有人将其合并读“tuān”。
我第一次见“圕”这个字,是在给《诗文交大》挑选作品的时候,有三个交大图书馆的同事用文言文写的《交圕人》。我当时心里想这个词大概读“tú”吧,又怕没文化,读错了,被别人笑话,不敢读出声。一直等听到张玉梅老师读“tuān”,才暗自庆幸没有唐突。
图书馆是我年轻时最喜欢去的地方。因为从小在学校长大,学校图书馆也是爸爸妈妈上课时将我暂时寄放的地方。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学校整个都被洗劫,图书馆的门也被砸坏了。我路过的时候,看见图书馆的大门洞开,进去“偷”了几本自己喜欢的小说带回家,被爸爸责令送了回去,屁股还遭了一回罪。
上大学以后,学校图书馆的阅览室也成了我和同学们经常自习的地方。星期日,我们就跑到离学校不远的省图书馆去学习。那个年月,大学生是不准谈恋爱的,但是男生和女生到了这个年纪,互相爱慕总是会发生的,机缘巧合,我和我夫人互相认识了,但是也不敢公开我们的秘密,只好经常约着去图书馆看书。有个星期天,我们又相约去省图。排队的时候,遇上了志海,他看见我们在一起,感到很奇怪,悄悄地问我,这个女生是谁?我不好意思告诉他是我女朋友,只好说,这是我表妹。几个月后,志海终于知道我俩的关系了。就埋怨说我,人家晓玲和艳玲是表姐妹,我还真以为咱们同学中沾亲带故的很多,没想到你表妹是你对象。前几天去北京,几个同学吃饭,聊起大学的事情,他还耿耿于怀。所以说图书馆也是成就我们夫妻的福地。
上海交通大学有好些现代化的图书馆。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包兆龙图书馆了,这是船王包玉刚为了纪念他爸爸捐给交大的。当时为了能将图书馆以他爸爸的名字命名,还惊动了邓小平。据说,在徐汇校区建设的图书馆还剩下一些钱,就又在闵行校区建了包玉刚图书馆。最近几年,又在闵行东区建立了新的图书馆。
图1、上海交大新图书馆 邬根保摄影
过去的时候,要想查文献,必须要去图书馆找那些摘要合订本,一条条地读,找到需要的文章,再想办法借阅杂志。在德国留学的时候,他们有一种缩微胶片,可以在专门的机器上阅读文献摘要。1992年以后,图书馆就可以用专门的软件查阅文献了。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现在我坐在办公室就可以上网查阅所有的文献,并将文献全文打印下来了。因为有了自己的办公室,所以也不再需要跑到图书馆看书了。
虽然这样,图书馆的作用仍然不可以忽视。交大的图书馆,除了有310万册各种图书以外,还有400多万册电子图书,以及几乎所有专业的期刊。我们坐在办公室就可以读所有的文献,不正是图书馆人努力的结果吗?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还是偶然会进到上海交大的新图书馆里。虽然目的性很强,每次都是直奔要去办事的地方。但路过的场所的文化氛围,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个角落,看似随意,却很精心,体现了交圕人细致的思索和布局。我有时候在想,在办公室坐久了,还是要拉上老婆,再去图书馆当一回圕人。捧上一杯咖啡,回味一下年轻时的浪漫。春天的时候,去白绿相间的理科板块,用金木水火土的元素,给自己增添新的能量和思维;天冷的时候,去一趟红黑交替的工科板块,用铁与火的热情,驱赶冬天的寒意;下雨的时候,在四季光鲜的大堂,聆听雨打荷田的旋律。
图2、交大新图书馆一楼大厅(四季光鲜)和穹顶(荷田) 董玉山摄影
看来,交圕人不当还是不行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