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传统中国人心目中的动物(5)马和驴

已有 13078 次阅读 2016-11-20 08:09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人才, 战争, 文人, 千里马

传统中国人心目中的动物(5)马和驴

写在前面的话西方有这样一句话:一千个人的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种动物在各人的心目中也是不一样的,怎么能够知道各种动物“传统中国人心目中”是怎么样的?我们可以从成语、俗语、谚语和其他许多年来流行的语言发现“统计意义”上的结果。这些历史的大浪淘沙得到语言中表达了人们心目中的印象。

(8)马

传统中国人的理想,首先是希望天下太平,然后是希望自己家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字经》上说:“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马为六畜之首,对于人类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动物。

过去能够养马人家实在很少,但是,大家还是把马置于六畜之首,这是因为能够用得起马是身份的象征。“骑大马,做大官”是旧时老百姓的人生理想,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够这样。人们让刚刚学会走路或还没有学会走路的儿子坐在自己的腿上,一颠一颠地像个骑马的样子,嘴里还教着儿歌:“康灵康灵马来哉”(这是顾颉刚先生所编《吴歌甲集》中的开篇之作)。这样,人们在还不懂事的时候,在没有见过什么动物之时,也已经知道了骑马。等到能够在门口的空地上飞奔的时候,胯下便多了一根竹竿。李白有诗曰:“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英武的“将军”惹得边上的小女孩很是眼热。

不过,骑大马做大官之类的话都应当是明清时代才有的了。最早的中国人是不会骑马的,他们只知道用马拉车。《论语》中有“大车无輗,小车无軏”的话,这里的大车指牛车,小车指马车。牛车是用来拉货的,载重而慢行,马车是载人的,轻便而快行。《穆天子传》记载了西周穆王让八匹宝马(八骏)拉着车而西巡天下之事,行程达三万五千里。那时候所谓的千里马,还是指拉车的马。实际上,汉代以前,在没有马鞍和马镫的情况下,人不可能长时间地骑马飞奔。

不过,无论是先秦的马车也好,汉以后的骑马也好,都是古人们传递物质或信息的最快的途径。马到成功,说明过程很顺利,胜利来得很迅速。走马观花,表示很快地粗枝大叶地看一下。说了的话,收不回来,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间断的快速做某件事情,称马不停蹄。如今,比马快得多的交通工具多的是了,但是,我们还是说“马上”(来、去、做、完成等等)。

在人们驯养的常见动物中,马是最高大的一种,马象征着大。马蜂是大的蜂,马鹿是一种体型大的鹿,炒菜的大勺称为马勺,古人把一种叶子像兰的大草称马兰。

马是强健的,《周易》中称“乾为马”。古人认为马有阳刚之气,神气十足、精力旺盛称有龙马精神。过去,马是战争的最重要物资。招兵买马、秣马厉兵是战争的准备,千军万马、金戈铁马是战争的主体,射人先射马是战争的策略,一马当先者立下了汗马功劳,人仰马翻的是失败者,而兵荒马乱则是老百姓对战争的感受。

传统上人们用动物来比喻人物可以有褒有贬。一般地说,用龙、虎、马等来夸奖人、赞扬人,而以狼、豺、蛇等来贬斥人。用马来赞扬人的,那莫过于千里马

前面所说周穆王的八骏,那就是最早有名的千里马,其中的骅、骝、骥等字,后世仍多用。《战国策》里有郭隗向燕昭王叙述了一个“以千金求千里马”的故事,那就是把千里马比喻成人才了。屈原《卜居》中说:“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千里驹就是千里马。汉代宗室刘德,被汉武帝称赞为千里驹。据《三国志》,曹操称赞自己的族子曹休“此吾家千里驹也”。从此,不知多少帝王将相们吹嘘他们的某一位后辈为“吾家千里驹”。骐、骥、骅、骝等字或前面加一个家字,多被人给自己的儿子用作名字,以寄托他们对后辈的厚望。

千里马是人们对于人才的赞许,那么,伯乐则是千里马的发现者。正如韩愈所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据说,伯乐是秦穆公时代的人,善于相马。一匹马,是不是好马、是不是千里马,一般人并不知道,要等待伯乐那样的人去发现。去选择、去发现,就要有个标准。有两个故事说明发现千里马的两种结果

一个是九方皋相马。他抓住了千里马的主要特点,发现了千里马,但是,他把马的颜色、性别等都弄错了,而一般人却最注意这些与千里马无关的性状。

另一个是伯乐的儿子,他按照伯乐的《相马经》上所说千里马的特征去找马,即所谓按图索骥,犯了教条主义的毛病,结果把“额头高、眼睛亮、蹄子大”的癞蛤蟆当成了千里马。

我们今天要发现人才,要到全世界去找各个“学科带头人”、“百千万人才”、某某学者,也都有一个发现的过程。如果像九方皋那样,忽略了一下非主要的方面,却容易受到责难。而死扣几条固定的“选择条件”,结果弄来一些很能够“忽悠”人的假冒伪劣货,癞蛤蟆式的人物,也真是很有可能的。

好马需要一个调教的过程,就像人需要受教育一样。不过,如果像《庄子》所说的那样:用烧红的铁器灼炙马毛,用剪刀修剔马鬃,凿削马蹄甲,烙制马印记,用络头和绊绳来拴连它们,用马槽和马床来编排它们,饿了不给吃,渴了不给喝,让它们快速驱驰,让它们急骤奔跑,让它们步伐整齐,让它们行动划一,前有马口横木和马络装饰的限制,后有皮鞭和竹条的威逼。这样一来,有可能可以训练出几匹跑得快的好马,但是却使大多数马成了残废甚至死亡了。这更是一种悲剧。

(9)驴

驴和马是同科同属的动物,只是驴比马小,也更温顺,容易饲养,也容易役使。过去北方农户,养马的不多,养不起,养驴的却很多。驴的饲养成本低,用处却很大,种地、拉车、推磨、骑行都行。我年轻时坐过农民家的小驴车,看了他怎么使唤驴,后来我有事,借来驴车,第一次就自己单独赶车,那驴也很听话,要停就停、让走就走。

上面已经说过,马是战争的最重要物资,它是雄健的,是将军的坐骑。相对来说,驴则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帮手,它似乎只与文人、农民、老人、妇女相关。陆游诗句:“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活脱脱地描述出文人骑驴的儒雅。张果老倒骑毛驴,虽然说的是仙人,但给人的印象却是健康老人骑驴的潇洒。过去华北地区城乡都有赶脚的,备驴供人雇佣骑行。妇女出门,小媳妇回娘家也有自己家人赶驴送行的,或骑行、或拉车。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人是极“势利”的,可能就是因为驴温顺而易使,比马走得慢而力小,所以通常人们对驴的言语几乎都是贬义的。文雅一点的有成语“黔驴技穷”、“驴心狗肺”,俗一些的有“驴唇不对马嘴”、“好心当作驴肝肺”,更下道一点的就是骂人的粗话了,“驴头”、“拉着张驴脸”、“犟驴”、“蠢驴”、“秃驴”等等。

就像用宝马(千里驹、骐骥、骝骅)来赞扬人类似,过去人们也用驽马、蹇驴等作为自己谦逊的比方。

至于因为不少人想保健,用驴皮做阿胶,中国的驴皮不够用了,把非洲的驴也买了许多,搞得一些外国人不大满意,这是前几天的新闻,与本文就没有多大关系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015754.html

上一篇:传统中国人心目中的动物(4)兔和狐
下一篇:心中有数——有关统计和数据处理的几个问题
收藏 IP: 39.78.106.*| 热度|

20 徐令予 尤明庆 郑俊 刘光银 武夷山 蔡小宁 蒋永华 黄明清 董焱章 李强子 侯成亚 吕喆 白图格吉扎布 郑永军 abang xlsd xiyouxiyou zjzhaokeqin zxk730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