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周瑜故居与雍熙寺弄 精选

已有 4904 次阅读 2024-9-9 07:34 |个人分类:闲说苏州|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周瑜故居与雍熙寺弄

前些天,一位朋友给我传来一张《姑苏晚报》的照片。那是A02版的“重点新闻”,标题是《周瑜故居焕新启用》,副标题是《位于姑苏区雍熙寺弄 免费向公众开放》。

位于雍熙寺弄8号的“周瑜故居”在哪里呢?就在苏州古城中心的“察院场”不远处。苏州古城中间南北向的主要街道是人民路。察院场在人民路的中点处,算是一个十字路口,往东是著名的商业街观前街,往西则是景德路。从察院场往西在景德路上走大概150米,是苏州城隍庙。在察院场与城隍庙之间,离察院场约90米,也就是离城隍庙60米处,景德路上有一条往北去的小巷,那就是雍熙寺弄。

在1950年代,雍熙寺弄大概只有三米宽,从巷口往北走大概30多米,这条雍熙寺弄就到头了,因为其正面就遇到了雍熙寺的山门。山门坐北朝南,门外形成一个小小的“广场”,东西宽不到20米,广场上有两棵大树。广场的西侧,也是雍熙寺弄的最后一家,是景德路第一小学的大门,这个大门是朝东开的。现在报纸上所说的雍熙寺弄8号,就是这里。在苏州,过去称“弄”的小巷,许多都是“实窒弄堂”即“死胡同”。

我从1951年到1958年,就在这所小学上学。我家住在景德路,察院场与雍熙寺弄口中间,离雍熙寺弄只有30米。也就是说,我上学非常近便,出家门往西走30米,就是雍熙寺弄,往北拐不到30米,再往西10多米,就到学校了。

景德路第一小学是一所很小的老学校。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总共六个班。它的校舍与城隍庙有关。苏州城隍庙是一个很大的庙,实际上是并排建在一起的三个城隍庙。中国的城隍庙是人间的政府机构在“阴曹地府”的影子。在明代,最基层的地方行政区划是县,县上面是府。明代的苏州为府,下辖吴、长洲、吴江、常熟、昆山、嘉定和崇明七个县,辖地大致就是如今的苏州市以及上海市的西部以及崇明岛。吴和长洲两个县为倚郭县,也就是两个县衙门都在苏州城里。这样,苏州城里有两个县衙和一个府衙。相应的城隍庙也就有三个,最中间的是苏州府城隍庙,即如今的苏州城隍庙,在府城隍庙的西边是吴县城隍庙,东边则是长洲县城隍庙。早在1956年,苏州城隍庙就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不过这并没有挡住后来对它的大量破坏。

到了清末,朝廷改革,废科举,兴学校。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这里创办了一所学校,学校名称为“公立第八半日制学堂”。校舍就利用长洲县城隍庙的最东部一路的北部屋舍,其大小不到城隍庙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由于是最东边的北部屋舍,就无法像城隍庙一样在景德路上开门,只有走雍熙寺弄,在雍熙寺的西边开一个边门作为校门。宣统三年(1911年),学校改称中区第四小学。1949年名苏州市景德国民学校,1952年更名景德路第一小学。

我是1951年入学的,我入学时,城隍庙已经成了解放军驻地,住有一些朝鲜战争中的“伤病员”。庙东北部的一片地方成了部队的操场,我们可以透过小学北边的竹篱笆缝隙看“解放军叔叔”的操练,也曾经由老师带领去城隍庙慰问过伤病员。

长洲城隍庙的最东边一路的北部成了小学,其余部分由军人驻扎,中间的一路还剩下一个大殿和殿前的一个天井,留有“城隍老爷”。这是整个城隍庙唯一还留有“老爷”和可以烧香的地方,由一位姓丁的道士看守,人称丁法师。丁法师和他的太太、子女都在那里生活,他的子女都比我小,后来也在小学上学。

长洲城隍庙大殿与小学共用一个大门,外来烧香的人们也经由小学的大门出入,他们进校门后穿过一条暗黑的备弄直接到大殿前的天井,并不经过学校的教学部分。大殿由木栅栏分成南北两部分,北边是城隍老爷的地盘,众“老爷”以及香案、拜斗都挤在那里。栅栏的南部则成了小学的“音乐教室”,大殿西南角放置一台风琴,前面是几排木凳算作学生的座位。学生在那里唱歌,对位于东路的学校教室就没有什么影响了。

小学的“操场”只有大概大半个篮球场大小。我不知道是否从其东邻雍熙寺那里划过来的,因为操场的北边就是雍熙寺僧人的菜田和墓地,与操场差不多大小,中间由铁丝网隔开。菜田的中央至少有两位僧人的墓,都是由两口六棱台形大缸上下扣合而成。周围则是僧人栽种的一畦畦的青菜。有时候,铁丝网的门没有关死,我们小学生便到“和尚田里”去,攀折田地边上丛生的杨树枝条,作为兵器打仗玩,拿两根枝条的自称双枪陆文龙,拿一根的便是单枪赵子龙了。等到雍熙寺里的僧人出来,小学生便作鸟兽散,逃回南边的操场。

雍熙寺的东面,是一个土堆。这类土堆,是历史上的建筑垃圾堆积,苏州人称为“高墩墩”。当时苏州城里大大小小的高墩墩数以十计。不过这个高墩墩很矮,只有两三米的样子。土堆的东南两边平地上,有几户外地逃难而来的人家,用砖头盖起了比较低矮的房屋,这些房屋也不像大多数正规房子那样用灰浆抹墙,而是裸露出不整齐的砖块。土堆的北边则逐渐平整,有人在上面种菜,甚至还曾经有一个牛棚,用黄牛在那里拉磨。这是我第一次见识到黄牛这种动物。

这样,雍熙寺弄中段便向东形成了一个支巷,巷子的南面是几家大门在景德路的人家的后门。北边就是这些外地人的破房子。向东三十多米之后,巷子往北拐,一直到“范庄前”南面那条河流的南岸再往东拐就是人民路了。南北向巷子的东面大多是大门在人民路的房屋,西面则是上面所说曾经有牛棚的菜田。这条由雍熙寺弄往东再往北的荒凉的小巷,被称为杀猪弄。

六十年代后期,开始了“文化革命”。雍熙寺被拆毁了,场地给了生产化妆品的“月中桂日用化工厂”。景德路第一小学被合并到附近的马医科小学,校址成了区教育局“招待所”。

九十年代,景德路从察院场开始到雍熙寺弄一带全部拆迁,成了商业大楼。我家也搬走了。

2013年,我回到当年的小学遗址看看,写了一篇博文《苏州随笔(3)景德路纪行(下)》(2013-10-5),文章写道:“小学的遗址里,工人们正在施工。走进施工的房子里面一看,实际残存的旧房只有两间。从房屋的木制框架和所在位置仔细辨认,这残存的两间房子,西面的一间似乎为原来的长洲城隍大殿,……东面的一间则为原来一年级的教室和教室外的走廊。……房屋南北的墙壁显然是后来砌起来的,用的是现代的砖块,工人们正在用大锤砸去这些墙壁,看来要恢复原来长洲城隍大殿的样子。”

这劫后幸存的两间房子,就是如今“焕新启用”的所谓“周瑜故居”。

《姑苏晚报》的文章这样说:“雍熙寺弄8号长洲县城隍庙是苏州市第一批控制保护建筑,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周瑜故居。现存东西两路,正路在西,尚存仪门和大殿。清《吴门表隐》记载:周瑜宅即今郡庙址,故井犹存。内有古柏,瑜手所植。至宋,周虎尝居之,因建武状元坊,地名周将军巷,亦有祠,久废。”

人们可能会想,周瑜是东吴最重要的“都督”,怎么住到这样的小巷子里面?其实,这里的考证是有问题的,就是古今同名而异地,古代的雍熙寺和现代的雍熙寺不在同一个地方。

《吴门表隐》说:“周瑜宅即今郡庙址”。清代人所谓的郡庙就是苏州府城隍庙。周瑜的府邸,到了南北朝梁代时,为太守陆襄宅,天监二年舍宅建寺,名流水寺或法水寺。唐陆广微《吴地记》:“流水寺,吴郡陆襄舍宅置。三殿三楼,高僧清闲建。”

流水寺到宋代改称雍熙寺。宋佚名《吴地记后集》:“雍熙寺,在县北十步。梁天监二年置。旧名流水、法水等寺,后于雍熙中失火烧毁,遂改今名。”

雍熙寺在元末毁于兵燹。朱元璋诏令各地建城隍庙。洪武三年(1370)在原雍熙寺地基上新建苏州城隍庙。

由于雍熙寺地址已经被城隍庙占据,于是就在城隍庙的东侧重新建造了一所雍熙寺。

清代《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第六百七十八卷苏州府祠庙》说得清楚:“雍熙寺。在府城周武状元坊内,本周瑜故宅。梁为陆襄太守宅。天监二年舍以为寺,僧清闲开山,名法水寺。唐僧壁法重建。宋改今名。元毁。明洪武初以其地为城隍庙,僧广宣乃即城隍庙左重建。成化二十二年僧宗翼修。万历元年僧名空重修。天启五年僧默大修。”

所以,传说中的周瑜故居,就是在如今的城隍庙,即宋代的雍熙寺。面积比现在“焕新启用”的那些地方要大许多倍,也不是缩在那样角角落落的小巷里。

又,前些天见到有人介绍雍熙寺弄的小视频,说访问了附近的居民,称雍熙寺弄过去称杀猪弄,文化革命期间改为建设弄,现在才改称雍熙寺弄。也有人就这样稀里糊涂跟着这样说起来。

雍熙寺弄在文革中确实改称过建设弄,可是它过去就称雍熙寺弄,现在只不过是改回来罢了。至于杀猪弄,从来就不是雍熙寺弄。时间只过去了几十年的光景,后来的人已经搞不清楚这些地名的变迁了。由此可见,不但对古代的地名要认真考证,对于“现代史”的记录,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450239.html

上一篇:为什么氯化钠是咸的而氯化钾有苦味
下一篇:需要把高等教育的成本告诉社会
收藏 IP: 119.162.56.*| 热度|

15 张晓良 李学宽 史晓雷 郑永军 王涛 刁承泰 何青 崔锦华 武夷山 杨正瓴 郭战胜 钟炳 白龙亮 尤明庆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3 2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