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写文章的关键是有思想 精选

已有 4872 次阅读 2024-9-25 07:24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写文章的关键是有思想

凡在学校里的人员,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写文章总是少不了的。中小学生要做作文,大学生和研究生要写论文。教师则要写总结、写论文,教书的备课笔记实际上也是一篇篇的文章,至少是文章的摘要。

写文章总要费脑筋。自古以来,人们写作的风格相差很大。有的人写文章细而慢,唐末诗人裴说有两句这样的诗句:“莫怪苦吟迟,诗成鬓亦丝”。写好一首诗,竟然要写到胡须从黑变到白,这当然是夸张。有的人写文章则很快。南宋后期的词人刘克庄说他自己年轻时,在军中作檄文,用盾鼻作砚台来磨墨,笔势如龙蛇飞舞,大笔一挥写完千纸,前面写过的字都还未干(“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当然他们都是做文章的佼佼者,这里所说的只是写作风格的不同和写得快慢而已。

我们现代的老百姓,对于写作也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人写文章下笔千言,挥洒自如,很是潇洒。但也有不少人很怕写作,中小学生怕作文,大学生研究生怕写论文。

我们现代人写文章都是用白话文写。白话文的特点是文章的语言与说话差不多,它是以现代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所以,一般而言,只要会写字,会说话,就可以写出白话文的文章来。至于写得好还是差一点,这是要说的另一个问题。

我们的说话是思想的表达,如果写文章时都感到没有什么话好说,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对于要说的问题认识不足,没有形成清晰的思想。

拿研究生论文来说,就是要介绍自己的工作,做了什么方面的研究,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有什么意义,在这个领域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自己的工作是怎样做的,得到了什么结论,这些结论与其他人的工作有哪些异同,如此等等。要写这个论文,就需要了解清楚前人在这个领域的成就,在这个基础上,说清楚自己的工作。思想上理解清楚了,才能够说得清楚。如果自己对于自己的工作也不能有很好的理解,那写论文就困难,以自己之昏昏,不可能说清楚,使人昭昭。

当然,这样的写作,首先的条件是能够正确使用写作所用的语言。文章必须是通顺的,是别人能够看得懂的。这个条件,对于用母语写作,应当问题不大。只要写好后自己读两遍,看看是不是通顺,有没有错别字和用错的词语等即可。对于外语,则更需要谨慎一点,把句子尽可能写短一点,使人们能够看得懂。

写文章,不管写什么文章,有几点一定要注意。第一是要言之有物,要有内容。不能空话连篇,用看上去很漂亮的辞藻,说了半天,也没有说出来别人感兴趣的实际内容,这就很糟糕。

第二,所说的内容必须真实。如果写事实,例如实验数据,必须真实,不能有一点虚假的地方,也不能只引用对结论有利的数据或事实,隐瞒对结论不利的数据或事实。如果写看法,则要实事求是地说出自己真实的看法,不要说假话。

第三,要说自己的话,不能抄袭。引用别人的话,必须说明。对于别人首先提出的观点,别人的发现、发明,也必须说清楚。当然,对于已经成为共识的除外。

很多人很怕写文章,是与写得太少有关系。越是写得少,就越是生疏,越是怕写。而越是怕写,就越是写得少。这形成了恶性循环,就愈加糟糕。其实我们在做学生时,不管什么学科,做一道练习题,回答一个问题,就是一个表达思想的练习,就是一篇微小的文章。现在的学生,成天都做ABCD的选择题,是很不利于做这样表达思想练习的。

回答课程中的问题要答得好,就要对这个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写一篇论述文,就需要对所论述的对象即论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要想把一个教学内容,很好地教给学生,就要自己对教学的内容理解得透彻。要想写好文章,作者就要有好的思想。

对于课程中的问题的正确认识,来自对于课程的认真学习。对于科学论文所论述内容的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在于很好地科学实验或科学观察,即对研究对象的认真学习。写文章要有思想,就需要靠平时的积累,多读书,多学习,多动脑筋。

有了好的思想,加上多多练习,才能够有好的文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452521.html

上一篇:研究生上好课是写好论文的基础
下一篇:写文章要文气一点
收藏 IP: 124.133.103.*| 热度|

27 朱爱军 尤明庆 郭战胜 张学文 史仍飞 崔锦华 武夷山 晏成和 王涛 王从彦 李毅伟 周忠浩 段含明 池德龙 梁洪泽 王安良 许培扬 黄永义 高友鹤 曾荣昌 张永刚 谌群芳 郑永军 姚伟 周飞 聂广 hustsmar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4 2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