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自:罗桂环主编 罗桂环、李昂、付雷、徐丁丁著. 中国生物学史·近现代卷.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18.6
1805年,英国医生在广州为儿童种牛痘,并出版《英吉利国新出种痘奇书》,首次将西方种牛痘,防治天花的知识介绍到中国。
1840年6月(道光二十年),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1842年8月29日,在英军旗舰”汗华“(亦译康华丽)号上,中国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麦都思(W. H. Medhurst)创办墨海书馆。后来该馆印了不少生物学方面的启蒙书籍。
1846年,容闳、黄宽到美国留学。1854 年,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黄宽后来转往英国爱丁堡学医,1857年回国。
1851年,墨海书馆出版了合信(B. Hobsen)和我国学者陈修堂共同合译的《全体新论》一书。
1857年,黄宽著《人体解剖学》。
1858年,墨海书馆出版韦廉臣和李善兰翻译的《植物学》一书。
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两国在美、俄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咸丰六年——咸丰十年),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2年7月11日,建立同文馆。包尔腾(J. S. Burdon)任英文教习,徐澍琳任中文教习。
1866年,清政府兴建福州船政学堂。严复即于1866年进该学堂学习。
1876 年,韦廉臣出版《格物探原》(三卷),包括部分解剖学内容,卷二包括部分昆虫种类的介绍。
1876年,第一种中文科学杂志——《格致汇编》创刊(1892年停刊),该刊刊登了一些介绍西方植物学的文章。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 Linnaeus)的中文译名可能最先见于该刊。
1877年,英国医生梅森(Patrick Manson)在厦门指出班氏丝虫病是由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传播的,据说这是世界上首次证明一种昆虫作为疾病的传播媒介,也标志医学昆虫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1881年,韦廉臣在《万国公报》连续刊出《动物》数篇。
1890年,韦廉臣在《万国公报》刊出介绍显微镜和巴斯德等科学家的文章,以及《礼弥由斯先生植学志略》。
1893年,湖北设立自强学堂,内设格致科,讲授动植物学课程。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1895年,傅兰雅编的《植物图说》出版。
1895年,盛宣怀创办天津中西学堂和南洋公学。
1896年,罗振玉等发起成立上海农学会。
1897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赫胥黎的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 前半部分)在刊物上发表,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推动了我国哲学思想的革新和社会的变革。
1897年,罗振玉办的《农学报》创刊,直到1907年停刊,共刊出350册,有不少动植物学方面的文章(主要译自日本,估计文稿占80%左右,与当时向日本学习的潮流相适应)。
1897年,商务印书馆成立,它把编译出版教科书当作主要业务之一。后来许多生物学的课本、参考书和工具书都由该馆印刷。商务印书馆在近代学术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
1897年,杭州蚕学馆聘前岛轰木和西原两名日本学者作为教习。据说,这是农校聘外籍教授之始。
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不久停办,1902年又重办。该校课程包括格致方面的内容。曾聘日本藤田丰八、桔仪一、小野孝太郎、三宅市郎和船津常吉为农科教员。桑野九教授动物生理学,矢部吉桢讲授植物学和矿物学,三宅市郎讲授植物病理学和昆虫学。
1898年9月,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正式出版,成为此后一段时间内影响最大的西方学术著作之一。
1900年,中国人自办的自然科学期刊《亚泉杂志》创刊。客1900年,罗振玉在《农学报》上刊出《创设昆虫研究所议》,最早提出建立昆虫研究机构。
1901年,美国生物学家祁天锡到东吴大学教授自然科学,主要是生物学。
1903年,上海科学仪器馆创刊《科学世界》,1904年停刊。
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大学堂章程》里的农学门有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植物学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生理学和生理学等生物学课程。大学堂预科有动物学和植物学。高等农业学堂的课程也包括动植物学课程。
1905年,废除科举为现代教育扫除了一个重大障碍。
1905年,黄明藻据日本教材编写的《植物讲义》出版。
1906年,山西大学堂翻译出版《植物学教科书》。
1907年,留法学生李煜瀛发起组织远东生物学研究会,其宗旨是“会通中外,切合实用”,“发明中国故有之特长,为前人习而不察者,证以西人科学,发明远东物产之功用”,同时还要“输西法之精能”。
1907年,留日学生王焕文、曾晟和赵燏黄等人在东京发起成立东京留日中华药学会。1909年在东京举行第一次年会,王焕文当选会长,赵燏黄任书记。1912年改名为中华民国药学会(简称“中华药学会”),1932年又改为中华药学会,1942年改称中国药学会。
1908年,美国退回庚子赔款,第一期专门用于办理留美预备学校(1911年改称清华学堂)和留学美国事业。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改称清华学校。
1908年,京师译学馆博物学教授叶基桢编译了《植物学》,在日本出版。
1911年4月,由伍连德组织,在我国东北沈阳召开万国鼠疫研究会。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会上专家基本确定旱獭是鼠疫传染源,跳蚤是传播媒介。
1911年,奚若和蒋维乔翻译《胡尔德氏植物学教科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0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