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看国内期刊的封面都写着中文核心期刊,随手翻了一些论文目录和摘要,再比对比对却发现某些期刊不再是“核心期刊”。再看一些期刊的网站,期刊的影响因子列到最高的年份,后面一律不更新了。
这就是曾经的“核心”期刊,“高影响因子”期刊。
基于SCI期刊在web of science引用的二次统计,ESI学科排名再次让很多单位找到学科排名的“科学依据”。当某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ESI学科的时候,一定要在新闻和平面媒体大力宣传下。对比科学网博客上某些学科基于ESI的排名,可以看到这个排名是动态的,有进有出。这种动态竞争无疑是好的,毕竟这个排名依赖于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引用次数以及高被引论文的加权。
如今各大期刊的投稿越来越多,审稿越来越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断融入科研院所和大学,如一位科技厅领导说的那样,不能过度吹捧论文,唯论文至上,但作为一个科学家不能不写论文,写不出论文的人是不合格的科学家。比对Incites里关于ESI各个学科的高被引和热点论文的阈值,数学,计算机,工程学的阈值还是非常非常低的,如果一个大学在这些学科的论文数量占了主要的,那么这些对应的学科自然容易进入排名靠前的位置。
ESI学科的排名也为一些大学的专业和学科瓜分资源找到了依据,必然会加速对其他学科的挤兑,这对于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分布无疑是一种灾难。
ESI学科排名也将加速各个大学在向上级部门申请资源时的竞争,这种基于论文的二次统计排名到底多大程度接地气?
在动态更新下,那些曾经进入了ESI学科前1%的单位在2个月更新后却被淘汰的感觉如何?
对外宣传的时候怎么介绍自己的ESI学科前1%数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04: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