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交叉学科知天下,从兰州理工大学起飞。

博文

科技论文写作是研究生技能培养的必修环节 精选

已有 7115 次阅读 2016-11-14 22:2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移动端授权发布的微信号:LetPub、科学网,浙大学报英文版(微信号:zdxbywb),募格学术(微信号: mugexueshu), “派博学术”(pdoctor67), 山东大学学报,其他微信号,请询问博主。

     科学网的博文曾多次提及到研究生毕业学位是否和论文发表挂钩,似乎对于研究生毕业获得学位和论文发表挂钩很多人员对表示反对,不少人认为将学位授予和小论文发表特别是SCI论文发表挂钩是学校刻意压榨学生的一种手段,以便为学校的学科排名提供动力。

     目前还有一些211学校对于硕士学位申请不要求发表论文,学校这么做是有自己的道理,其基本原因可能在于绝对大多数硕士研究生难以做出创新的工作,因此把重点放在博士研究生上了。多数二本学校为了防止研究生放羊式培养,同时也是本着提升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想法,要求硕士研究生毕业答辩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1篇论文,或者公开发表非增刊论文即可。

   实际上,人都是由惰性的,问问现在的研究生为什么读研,对科学研究真的感兴趣吗?是否今后真的还要走这条道,估计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科研是没有兴趣的。能快速合法的拿到学位才是终极目的。所以这些不打算今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学在没有毕业硬性要求下,基本都在快乐玩耍中度过了3年时光,个别有想法的同学则去课外兼职,实习,这种学生还是值得肯定的,也算是提前增强工作训练和技能提升吧。只要不是三年在看八卦,刷论坛,睡大觉,打游戏,看电影和球赛中度过就很好。

    实际上,技能的提升都是相通的,在校期间学会学习,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也是一种能力挖掘方式。

   很多时候,实用主义误导了很多的年轻人,包括很多成年的教授,太功利化,表面上有用就去做,没有用就不去做。而实际情况是做某些事情和训练从长远来说是有用的,而鉴于当事人的知识积累和视野,暂时无法看到做某件事的长远潜在的价值,很任性的断言,这个没有用不要去做。

     我以为,

    在学生和导师有自觉性的前提下,学生学位的获取不必和论文发表挂钩,完全在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导师的积极引导。

    鼓励学生在校多读书,读多种书,增强知识的积累,开阔视野。特别是论文的写作非常重要。

     有时候我们想画一个圆圈,可如果没有训练的话,真的动手来画个圆圈还是非常困难的。

     在读文献环节,有时候觉得某文章的结果不完善,自己可以扩展做点东西,比如申请个专利,扩展改进写一篇完整的论文并选择恰当的期刊发表。等真正动手写的时候却发现没有那么简单,即使凑合着写好了,自己读起来也觉得别扭,更别说投递出去录用了。即使自己觉得比较通顺或者自我感觉良好,写好稿件投递出去往往被审稿人批驳的体无全肤,惨不忍睹啊。

    为什么?

   那是因为这么写作训练的锻炼太少了。

   也有很多工科的学生问过我,说我们找工作不愁,为什么还要写论文发表?

    对科学的追求过去是贵族们做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衣食无忧探索下自然界和神秘世界的奥秘是一种乐趣。是一种高尚的追求。

   如果以为找到了工作就不必科研,那还是停留在追求温饱的层面。

  而我们如果把科研必须和工作挂钩就是歪曲了科研的本意,功利主义下科研也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

   如果有一天真的把科学研究探索当做一种乐趣,把科学论文写作当做犹如诗歌散文创作一样有趣,把论文发表当做诗人分享自己杰作一样,那么才是真正理解了科研的真谛。

    那就是,发表论文是检验自己写作能力,是乐趣提炼过程的副产品。

   希望更多人能达到这个境界。

    如果你不懂科研,请不要误导年轻人,那是有罪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980-1014789.html

上一篇:SCI 分区竟然还可以调整?
下一篇:物理学博士的简历特点(招收理论物理博士毕业生1位)
收藏 IP: 61.178.245.*| 热度|

17 冯大诚 郭战胜 王从彦 宋春林 蔡宁 吴斌 胡涛 章雨旭 张越 刘玉胜 姚伟 冯兆东 chenMM99 ericmapes xlsd aliala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2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