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lky 应当重视建设生态文明!

博文

又说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发生在美国西雅图的新故事

已有 3253 次阅读 2020-3-31 17:24 |个人分类:新冠病毒|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新冠病毒, 气溶胶, 传播, 美国

早晨在美国的同学发来美国洛杉矶时报329日的一则新闻:

A choir decided to go ahead with rehearsal. Now dozens of members have COVID-19 and two are dead

一个合唱团决定继续进行计划中的排练,现在几十位得了新冠肺炎,死了两位

https://www.latimes.com/world-nation/story/2020-03-29/coronavirus-choir-outbreak

这是主要内容的翻译:

三月初,新冠病毒已经在西雅图地区肆虐并有病人致死,但离那里约一小时车程的斯卡吉特山谷还没有发生疫情,学校和商店照常运作,也没有禁止集体活动。斯卡吉特山谷合唱团负责人决定继续进行每周的例行排练,会场设在华盛顿州弗农山的长老教会(Mount Vernon Presbyterian Church in Mount Vernon, Wash.)。 

36日,合唱团用邮件通知了121位成员,310日来了60位。接待员在门口提供洗手液,让到来的成员避免通常的拥抱和握手。排练中注意了彼此间保持一定距离。活动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直至晚上9点各自离开。 

但之后将近三周,共有45名被确诊新冠肺炎或有不适症状,至少3名进了医院,2人死亡。疫情使县卫生官员震惊,他们得出结论:几乎可以肯定病毒是从一个或多个无症状患者通过空气传播的。 

在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8名曾去排练的人说,那里没有人咳嗽,打喷嚏或像似有病。每个人都带来了自己的乐谱,避免直接的身体接触。 有些人帮忙搭起或拆除折叠椅,有些人用着自己放在桌上的中文乐谱。 

专业人士说,合唱团爆发疫情和越来越多的证据一致,表明该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说世界卫生组织低估了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强调病毒是通过尺寸大得多的呼吸飞沫传播的。当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会产生飞沫,飞沫则会很快跌落到地面。 

317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当这种病毒在实验室条件下悬浮在轻雾(Mist)中时,在3小时内仍然具有“活性和传染力”。但也说在现实世界中这种情况也许不会超过半小时。 

这项研究的作者之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传染病研究人员杰米·劳埃德·史密斯(Jamie Lloyd-Smith)说,唱歌时的用力呼吸作用会推动含病毒细颗粒物扩散,使得大多在场人员吸入病毒。他又说:“可以想象,努力发出高昂的声音时,也会发出更多的液滴和气溶胶。”由于四分之三的成员对该病毒呈阳性反应或显示出感染症状,因此爆发被认为是“超级传播事件”。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环境工程师,空中传播病毒的专家Linsey Marr说,有些人唱歌时特别,会吐出大量细小飞沫,数量可以是其他人的1000倍。

------------------------------------------------------------------------------------------------------------------------------------------ 

上面的故事是在美国的同学发过来讨论的,我的初步看法是:

1、 这是一个大事件,需要时间仔细调查,不久可能会有别的说法。

2、 就事论事:说是气溶胶,这些气溶胶哪里来的?文中说的情况,还是无症状患病歌手大声唱歌时会喷出大量细小飞沫,也可以称为“气溶胶”。

3、 如果是这个原因,建议不要归类于“气溶胶”。细小飞沫有自身特点,容易碰并,凝并,吸附等,不容易传播远距离。说成“气溶胶”就是“上位”了,强调了容易“飘啊飘”的特性。事实不是那样的。

人的口鼻也可以吐出“飘啊飘”的气溶胶:抽烟者吐出的烟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1226202.html

上一篇:又说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世卫组织的新闻原文
下一篇:又说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2003年香港淘大花园爆发非典疫情
收藏 IP: 101.87.168.*| 热度|

3 刘立 刘炜 文克玲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1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