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纪念徐光宪先生:中国人距离诺贝尔奖更远了

已有 3547 次阅读 2015-4-29 18:30 |个人分类:科研八卦|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诺贝尔奖, 稀土, 徐光宪, 串级萃取

【重贴】最接近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人应当是北大徐光宪院士(我的地盘我做主,气死戴激光)

我认为最接近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人应当是北大徐光宪院士。徐光宪课题组稀土串级萃取分离技术,既有对溶液理论的进一步创新,也有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更重要的生产意义,实现了稀土元素工业提纯的廉价化,使稀土这一“工业的维生素”得到了大规模广泛应用,对电子和能源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间接影响了现代生活。但是徐院士年近百岁,来日无多。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825687.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赵建民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按照惯例,诺贝尔奖不会题名已经故去的人。

但是没有徐光宪先生的串级萃取技术,十个诺贝尔化学奖也解决不了稀土元素大规模工业应用的问题。

有了廉价的单一稀土元素,稀土应用产品才有了大发展,为新一波新科技和工业革命加了一把火

如果串级萃取很简单的话,美日欧为什么逼中国扩大稀土出口呢?O(∩_∩)O~,路线是清楚的,也是一定能做出来的,虽然是复杂了,但是对于美日欧的科技和工业水平,应该是能解决的,是不是说明了美日欧的化学工程师都不务正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886198.html

上一篇:合众国林务署(USDA-FS)美国最大的地主
下一篇:伟大的乌克兰军队和人民万岁——写在“胜利日”70周年之际
收藏 IP: 171.34.196.*| 热度|

7 吕喆 檀成龙 戴德昌 罗德海 宁利中 刘建栋 孟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