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水保工程期末考试试卷和我的答案

已有 3604 次阅读 2017-2-27 19:44 |个人分类: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高中, 考试, 水土保持, 答案, 补考

尽管上课时候我都讲过了两三遍甚至更多,但是还是有将近30%的卷面成绩不及格。其实我真不想抓你们,这只能证明我教学的失败,这里面有我的责任,也有你们的责任。当然,教师工作不到位,让你混毕业,并不需要承担太多责任。但是你们今后在工作中如果技术不到位,工程出了事故,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我不想看到你们折进去,15年12.20深圳弃土场事故后,我们的两位校友就被审查了好久。在社会中必须要保护自己,这也是我不想出去做技术的一个原因。

当然大三的成绩比前两年要好,大概前30%的平均成绩都在80分以上,最多的好像是92分。这可能是因为没有了微积分、线性代数、高等化学、工程力学,我们的专业课都比较简单的原因吧。

实际上,大多数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并不会用到现代理论数学和理论物理,只要具备合格的中学数理化知识,就能解决大多数问题。在计算坡面上挖填方工程量的时候,我讲的是用高中解析几何的方法,但是你们都是用初中平面几何和三角知识算出来的。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谷坊布置在沟道底部特别是支毛沟内主要起到防治下切侵蚀作用的小型坝体建筑

2 淤地坝在沟道中起到拦泥淤地作用的坝。

拦渣工程专门存放开发建设项目基建及生产运行中产生的弃土、弃石、弃渣、尾矿(砂)及其他固体废弃物而修建的拦挡建筑,主要有拦渣坝、拦渣墙、拦渣堤等

水平阶:坡面上每隔一段距离沿等高线修筑的有一定反坡的窄梯田,一般作为造林整地措施

卧管一种小型的放水建筑,斜置于坝体上游的库坡或坝坡上的台阶型建筑,台阶上面或侧面有放水孔,防水时从上到下依次打开放水孔,起到逐渐降低水库水位的作用。

 

 填空(每2分,共10分) 

[1]一面山坡上机修梯田的修筑顺序一般是 先坡下后坡上      

[2]淤地坝的放水建筑主要有  卧管   竖井  ,其中 卧管   用得较多

[3]坝的主要坝型有  土石坝    重力坝    拱坝   

[4] 如果某一流域,设计洪峰流量800m3/s,设计次洪水总量1000m3,溢洪道敞开自由泄流;如果下游防洪要求的下泄流量不超过600m3/s,那么水库的防洪库容至少需要  250m3

[5]采用方格网平整土地,ABCD是土地内部的一个小方格,边长为10m,已知土地的平均高程是100m,四点高程分别为96.6m100.4m100.6m101m,问方格ABCD中的挖填方量 66.7m、填85m3 

 、选择(每2分,共20分) 

 下列地区适用的梯田类型分别是:东北黑土漫川漫岗丘陵区A),黄土高原地区南部(C,黄河上游干旱丘陵区D),土层浅薄的西南土石山区(B)。  土埂坡式梯田,(B石埂坡式梯田,(C水平梯田D)隔坡梯田

2下列边坡防护,不属于柔性透水结构的是(A
A)浆砌石护,(B)干砌石护,(C)铅丝石笼防护,(D)植生袋防护

3谷坊主要用来控制(B)。

A浅沟侵蚀,(B切沟侵蚀,(C冲沟侵蚀,(D细沟侵蚀

4 下列中,一般不用来防治切沟侵蚀的水土保持工程是(D

A梯田,(B谷坊,(C沟头防护,(D淤地坝

5  对一淤地坝坝址进行测量,测得不同坝高的回水面积如下,并计算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分层库容,已知淤地坝拦泥量60m3,设计洪水量32m3,校核洪水量48m3,该淤地坝没有溢洪道,那么设计坝高可能为(C)。

坝高

回水面积(hm2)

分层库容(万m3

0

0

 

5

0.6

1.1

10

1.6

5.4

15

3.1

11.5

20

5.0

20.0

25

7.4

30.7

30

10.6

44.8

35

14.8

63.2

A25m,(B28m,(C31m,(D35m

下列地形中,削坡主要用于A ),抗滑桩主要用于(B),挂网喷播主要用于(C)。

A土质边坡,B坚硬陡峭的岩石边坡,(C)易产生风化碎屑物的边坡

7以下地区中,拱坝修建比较多的地方是(A ),

A西南高山峡谷,(B黄土高原,(C东北漫岗丘陵,(D)长江中下游

8 如图,一条河流上凸岸有一点A凹岸有一点B,问引水闸一般在B,引洪闸在(A),护岸工程在(B

布设在村头、院落、路边和农田中的水窖一般是(A)。

A井窖,(B窑窖

10下列挡土墙中,不适合用于临时堆土场防护的有(A  
A)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B)编织袋装土挡土墙,(C)悬臂式彩钢板挡土墙

四、简答(每题6分,共30分) 

1已知一坡面地面坡度为0.1,若在坡面上开挖一路堑,已知路堑底宽10m,两侧边坡比为11,路面中心到地面的距离为5米,求每延长米道路的开挖量。

(1)设路面中点为坐标原点(00),则路堑下边坡坡脚为(-50),上边坡坡脚为(50),地面线过(05

(2)路堑上下边坡、地面线方程为分别为

            y= -x-5     

            y=x-5       

            y=0.1x+5    ƒ

3

方程ƒ联立解得路堑下坡向开挖点(-100/1145/11,)

方程ƒ联立解得路堑下坡向开挖点(100/955/9,)

(4)路堑断面包括下部梯形和上部三角形

梯形面积=10+2×100/11×45/11/2=310/11×45/11/2=57.64m2

三角形面积=2×100/11×55/9-45/11/2=100/11×605-405/99=18.36m2

5)所以单位延长米挖方量(57.64+18.36×1=76.0m3

简述泥石流防治的水土保持工程体系。

(1)泥石流防治工程主要有治水(截排水)工程、治土固坡工程、拦挡工程、排导工程等。

(2)流域上游以截排水、治土、固坡工程为主,削减水流冲力,固定坡体,减少固体碎屑物的来源

(3)中游以固坡和拦挡工程为主,避免坡体滑塌形成临时性堰塞湖,拦截洪水、泥沙,削减洪峰、拦粗排细

4)下游以排导工程为主,引导泥石流远离被保护对象。

3简述土石坝结合槽,重力坝、放水卧管、溢洪道的齿墙,输水涵管截水环的作用。

主要作用是(1)增强坝体、放水卧管、溢洪道与地基之间的结合程度;(2)增大渗流阻力,减少渗流。从两方面起到增强坝体、放水卧管、溢洪道稳定性的作用。

已知梯田高为2m,地面坡度为10°,梯田侧壁为75°;梯田蓄水边埂高750px,宽750px,内侧坡比为11,外侧同梯田侧壁,计算梯田田面宽和相应的有效利用率tan10°=0.1763tan75°=3.7320

(1)梯田田面宽:2×1/0.1763-1/3.7320=10.80m

(2)田坎侧壁占地:2/3.7320=0.54m

(3)蓄水边埂占地:0.3+0.3+0.3/3.7320=0.68m

(4)有效利用率:(10.8-0.68/10.8+0.68=89.3%

5 试在下图中绘制上游坝坡的坡脚线,坝底高程100米,坝高20米,坝坡比为12(坝坡上没有马道),坝顶宽4mAB表示坝轴线的走向,CK为垂直于坝轴线的水平线,D~K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m)如下表所示。

D

E

F

G

H

I

J

K

7

12

17

22

27

32

37

42

 

五、 论述、分析(第一题15分,第二题10,共25分)

有一重力坝简化断面为梯形,坝高为H,顶宽0.2H,下游坝坡比为10.6,上游为10.1,上游水深0.9H,下游水深0.15H,坝体采用混凝土容重2.3t/m3,坝体与基础之间的摩擦系数是0.55分析该重力坝的稳定性。并论述重力坝的特点、适用性、设计和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

 

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治坡措施与治沟措施,论述治坡工程的主要类型与它们的水土保持作用

(1)主要包括梯田工程、坡面蓄排水工程、边坡治理工程。

(2)梯田工程是治坡工程的主体和基础,主要作用是增加水分入渗、减少产流或截断经流线,避免径流汇集造成的冲刷,同时补充土壤水分,减少土壤和养分流失,梯田是最重要的坡地基本农田,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山区农田水利化和机械化,提高单产,促进退耕还林、恢复植被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水土保持体系中占有基础地位。

(3)坡面蓄排水工程包括坡面蓄水和排水工程,一般单独使用或与梯田、边坡治理工程配合使用。蓄水工程主要是拦蓄降水及其产生的坡面径流补给土壤水或作为抗旱水源储存起来,一方面起到减少径流冲刷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抗旱水源。坡面排水工程主要作用是人工调节坡面及地下径流的流动,一方面起到分散径流,减少径流汇集造成冲刷,把径流引导到天然水体或人工蓄水体中;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引导径流远离被保护对象,排除地下水,增强边坡稳定的作用。

(4)边坡治理包括坡面治理(护坡)工程和坡体固定(固坡)工程。护坡工程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降水及其产生的径流对坡面土壤的冲刷。固坡工程主要作用是提高坡体稳定性,防治坡体在重力及地下水、地面水和降水作用下发生失稳破坏。边坡治理工程主要用于人工形成的高陡边坡以及天然形成的滑坡、崩塌体的治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036437.html

上一篇:环华盛顿贫困带
下一篇:住房性价比最高的城市?
收藏 IP: 218.87.12.*| 热度|

3 檀成龙 王林平 农绍庄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21 1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