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卓越科研成果源于“钻厚木板” 精选

已有 10270 次阅读 2020-7-27 13:40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卓越成果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名言:“科学研究好象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是啊, “钻薄木板”,容易在短时间内钻透且可打多孔,能轻而易举取得所谓的成功;而“钻厚木板”,即使打通一个孔也并非易事,往往需要持久的恒心和毅力才能看到通透的“光亮”。

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在“四唯”导向指引下,诸多科研人员习惯于“钻薄木板”,从而衍生出许多见怪不怪的现象:

1)为早出所谓的成果,喜欢做跟风或浅显式科研,此谓之典型的“钻薄木板”;

2)为多出所谓的成果,擅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此谓之典型的“在薄木板上钻多孔”;

3)为多快好省地出所谓的成果,将一篇完整的论文拆分成几篇发表,此谓之“在薄复合木板上钻孔”;

4)更有甚者,衷情于“拿来主义”,再加以改头换面拼凑,当作自己的成果发表,此谓之“偷已钻好孔的木板”。

可惜啊!若这些科研人员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于正途——攻坚克难“钻厚木板”,则或许能做出可传承的卓越成果。

由于低垂的科研“果实”几乎已被摘完,剩下的基本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意味着跟在别人后面沿着老路前行几无前景,只有静心深度钻研另辟蹊径才能寻得突破之道。

勇于“钻厚木板”,意味着科研人员以好奇心驱动探索事物奥秘、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恒心绘制“蓝图”、以十年磨一剑之毅力铸就奇迹;反之,科研人员醉心于“钻薄木板”——追求跟风或浅显式工作,即使钻更多的浅孔,也终究是有量无质的可替代平庸工作,最终沦为“鸡肋”实属必然。近些年,我国连续出台了多部科研评价新政,其主旨就是引领科研“钻厚木板”。

有志科研人员跨过平庸去“钻厚木板”,意味着员要忍受超常的清贫和寂寞,但只要方向正确,一旦钻透了则必然取得超常收获——卓越成果。人生在世,还有什么能比之更让人自豪的吗?!

在目前严峻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科研人员唯有坚持“钻厚木板”精神——找准方向、自力更生、持之以恒、扎实努力,才能做出更多的卓越成果为国分忧,才能使我国早日成为科技强国。

参考(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43815.html

上一篇:天才如何为发表铺平道路
下一篇:如何看待孤立型地震?
收藏 IP: 59.109.149.*| 热度|

44 赵志宏 王庆浩 肖文戈 李士成 马德义 卜令泽 杨正瓴 王安良 檀成龙 李东风 曾杰 吴晓娲 李陶 李毅伟 武夷山 刘立 黄强 雒运强 白龙亮 孟利军 段含明 文克玲 傅国旗 晏成和 黄永义 王茂清 梁洪泽 黄河宁 聂广 吴斌 张国宏 周阿洋 王彤彤 秧茂盛 金祖雪 师永辉 季丹 秦占杰 简美鹏 彭振华 宁利中 黄天明 陈新平 徐志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