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科学解读西藏尼玛6.6级地震

已有 3680 次阅读 2020-7-23 10:49 |个人分类:热点关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尼玛地震

22-23日,先后在美国阿拉斯加发生7.8级地震、在西藏尼玛发生6.6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这两次地震的震源参数分别为:

北京时间20207221412分,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北纬55.05度,西经158.5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北京时间202072347分,在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北纬33.19度,东经86.81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论震级,毋庸置疑美国第一。美国阿拉斯加7.8级地震,发生在我们命名的旧金山地震区,为一次预期的预震。关于旧金山地震区地震趋势,我已写过几篇博文分析之,最近的一篇是《解读美国爱达荷州6.5级地震》,在此不再赘述。

23日西藏尼玛6.6级地震,发生在我们命名的洛隆地震区(图1)。那么该震是什么类型事件呢?

image.png

1 洛隆、林芝与伊斯兰堡-加德满都地震区地震构造图

该地震区当前地震周期已发生两次标志性地震(图2),分别是1642年洛隆西北MS7.0地震和200819日改则东北MS6.8地震,相距约366年。由此可见,发生一次标志性地震多么困难。

image.png

2 误差修正后洛隆地震区当前地震周期1642-2015.11.21之间

MS≥5.7地震的CBS与时间关系

1次标志性地震为第1锁固段体积膨胀点事件,第2次标志性地震为第1锁固段峰值强度点事件或第2锁固段体积膨胀点事件,但发生在第2锁固段。

2次标志性地震的震级比第1次标志性地震的震级低,相差0.2,是正常的,符合标志性地震的震级下限约束条件

在每个锁固段的体积膨胀点和峰值强度点之间,会发生不同量级的预震,其震级上限可按我们提出的约束条件确定。例如,在洛隆地震区第1次和第2次标志性地震之间,发生了不少预震,其中最大的两次分别为1791年边坝MS6.6地震和19771118日尼玛东北MS6.6地震,其未超过第1锁固段预震的震级上限(MS6.6)。

由于洛隆地震区第2次标志性地震不为主震,故必然要发生下一次标志性地震。在其发生前,不同量级的预震时常发生实属正常。我们确定的该地震区锁固段破裂事件的门槛震级为MS5.7,故可确认23日尼玛6.6级(视为MS标度)地震为第2锁固段破裂事件,且是一次预震事件,其并未超过第2锁固段预震的震级上限(MS6.6)。

该预震发生后,洛隆地震区仍距下一次标志性地震的临界CBS值尚远。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防震减灾,警钟长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43235.html

上一篇:为什么锁固段能主控构造地震产生?
下一篇:国内期刊编辑要具备一定的学术鉴赏力
收藏 IP: 59.109.155.*| 热度|

6 郑永军 吴晓娲 杨正瓴 张国宏 吴斌 季丹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