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1981年高考:我懵懵懂懂考上了大学 精选

已有 13007 次阅读 2020-7-8 12:17 |个人分类:热点关注|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高考

上高中那两年,我基本上处于“吃啥啥不剩、学啥啥不行”的状态。呵呵。

那时,我家穷,学校的伙食也差,每天早饭是一大碗玉米面粥、一点咸菜、两个玉米面窝头,中午饭是一大碗白菜汤、两个白面馒头;晚饭是一大碗白面疙瘩汤、两个玉米面窝头。尽管如此,每顿饭全扫光,一点也不剩。记忆尤深的是,玉米面窝头往往不是新蒸的,裂着口子,干巴巴地难以下咽,我们戏称为开花窝头。每天醒来后的大部分时间(尤其晚上8点后),感觉很饿。因营养不良,我那时又瘦又小。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儿放到我身上一点也不假。我偏科、偏知识点严重,愿意学的知识能很好地掌握,且能举一反三。总体上,数理化相对学的好些,生物次之,语文、政治较差,英语几乎不学。学数学,我仅对三角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等知识点有兴趣,做这方面的难题手到擒来;学物理,我仅对运动、力学、能量守恒等知识点感兴趣,而对光学、电磁学等缺乏兴趣;学化学,有机部分学的较好,而无机部分学的一般;学生物,觉得有点意思;学语文,尤其作文是弱项,在作文写作上虽然知道既要有论点也要有论据,但常感到无话可说。

我所在的理科班级有70多人,由于上述原因我每次综考都在50名以后。因此,除班主任外,几乎无人认为我能考上大学。班主任顾老师,判断力确实给力。我爹在高考前约3个月的时候,来学校找他了解情况,他说:“别看你家孩子成绩排名靠后,但他脑子好使,听有些同学说,这孩子解数学难题可厉害了,别人鼓捣半小时做不出来的题,他一会儿就整出来了;再者,这孩子心理素质好,遇事儿不慌,不会因紧张而失常发挥。若在剩下的3个月,把弱项加强,高考时能正常发挥,他能考上大学。”

我爹把顾老师的话儿转给了我,顺便又给我讲了一通道理——作为农村孩子只有考上大学才会有出息,我听后自信心和动力有所加强,于是自觉地抓紧补齐短板。临近高考日时,我不但没有紧张,反而像过节一样,期待着高考日的早日来临。

记得高考前一天晚上约10点钟,暴雨倾盆,我们住的学生宿舍漏雨了,滴滴答答响个不停。我起来找了块塑料布罩在被单上,一会儿进入了梦乡,早晨醒来后觉得精神抖擞。在去考场的路上,听到有些同学抱怨说没睡好,怕影响发挥。

第一天上午考语文(满分120)。我拿到试卷扫了一遍,发现前面大部分考题貌似“面熟”,后面作文题目是“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因为我当时喜欢从报纸上看张海迪等人自学成才的励志故事,自然想到了“自学容易成才难”,于是乎论点加论据一通招呼,感觉作文能得高分。做完后,看了一遍,觉得改无可改了,提前约20分钟交卷。高考分数下来后,语文考了77分,成绩是全校理科班第二名。

下午考化学(满分100)。那年的化学题并不难,但量大,许多考生反映没做完。我做化学题觉得很顺,做完后复查了一遍,提前约15分钟交卷。化学得分76,成绩是全校理科班第三名。

第二天上午考数学(100+20分,总分120)。感觉难度适中,我提前约20分钟交卷。但我的数学成绩不够理想,得78分,出乎预料,可能是与我平时习惯省略中间步骤有关。

下午考生物(满分30)和政治(满分100)。我生物得27分,政治得66分。政治能考及格以上,觉得相当满意。

第三天上午考物理(满分100分)。因有些考题不太对我的路子,得75分。

下午考英语(满分100,打10%折扣计入总分,即考100分实得10分)。因几乎没学,仅把选择题、填空题和英译汉胡乱答了一通,提前约50分钟交卷。实得1.1分。

考完回家后,我爹问我考得怎样?我答曰一般吧,不要抱太大希望。考分和分数线下来那天,我村一块参加高考的发小喊我去县教育局看考分,我说我要帮家里锄地,就不去了。中午时分,发小回来告诉我,你总得分400.1,超出省录取分数线20.1分,中举了,你们班有6人过线,全校200多考生有17人过线。当时,我心里挺高兴,但不露声色。一会儿,我爹回来了,他见我坐在家门口的石墩子上,问成绩怎样?我绷着脸慢吞吞说差一分没考上。听到这个糟糕消息,我爹当时的脸色就变了。于是乎,我换了一种脸色微笑道:“刚才是骗您的,我考上啦!”只见我爹哈哈大笑,右手向空中用力一挥。此情此景,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难忘1981年高考,由此开启了我人生新的征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41124.html

上一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考核已“脱虚向实”啦
下一篇:科学认识“7.12”唐山地震
收藏 IP: 59.109.146.*| 热度|

54 刘立 郑永军 黄永义 聂广 檀成龙 段含明 杨金波 周健 农绍庄 杨正瓴 曾杰 代恒伟 雒运强 吕秀齐 姚远 王立新 周忠浩 吴斌 武夷山 张红光 籍利平 刘德力 武伟伟 彭真明 李学友 孙颉 周浙昆 蒋永华 石磊 杨顺华 李得建 黄玉源 张照研 张庆 蔡志全 康建 孙扬健 梁洪泽 晏成和 王超杰 王茂清 曹俊兴 贺玖成 王德华 史晓雷 吕泰省 张国宏 马德义 韦四江 崔文彬 杨百存 陈永 郁志勇 TopEdito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