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科学认识“7.12”唐山地震

已有 6130 次阅读 2020-7-14 12:27 |个人分类:地震风险|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07120638分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北纬39.78度,东经118.44度)发生5.1级地震(以下简称“7.12”唐山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该震震中与1976年河北唐山MS7.8地震的震中位置非常接近。

7.12”唐山地震究竟是什么事件(如预震、前震、主震、余震),科学界尚有不同的观点,如部分专家认为该震为唐山大地震的一次余震,而部分专家认为这是一次孤立地震。

判断某次地震是什么事件,是一个前沿课题,需要深入探讨:(1)哪些地震是有关联的,即要确定地震区的空间范围和地震周期(图1);(2)在当前地震周期主震是否发生,即要有主震判识准则。如果没有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不可能知道某次地震是什么事件的。

                                               image.png

1 地震区地震周期旋回

我们提出的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1】,给出了上述问题的科学解答,故能判断某次地震所属的事件类型。

基于该理论,以区域性大断层和(或)板块边界为地震区边界,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划分了涵盖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62个地震区,且指出发生在同一个地震区和同一个地震周期的地震,具有内在关联性。“7.12”唐山地震发生在唐山地震区(图2)。自公元前1767年以来,该地震区发生了一系列地震(图3),其均为当前地震周期事件。

该理论定义发生在锁固段体积膨胀点和峰值强度点处的地震为标志性地震,两点之间的地震为预震,临近峰值强度点的预震为前震。在唐山地震区当前地震周期,迄今为止共发生了5次标志性地震,分别为:1597106日渤海MS7.5地震、1668725日郯城MS8.0地震、167992日三河-平谷MS7.8地震、1888613日渤海湾MS7.8地震与1976727日唐山MS7.8地震。根据该理论可建立唐山地震区当前地震周期标志性地震的力学联系,如图4所示。

根据我们提出的主震判识准则,可知1976年唐山MS7.8地震仅是一次标志性地震而非主震,故唐山地震区将发生下一次标志性地震。唐山MS7.8地震既是第4锁固段峰值强度点对应的标志性地震,也是第5锁固段体积膨胀点对应的标志性地震,但其发生在第5锁固段。因此,可认为唐山MS7.8地震是发生在第5锁固段体积膨胀点的标志性地震,在向峰值强度点损伤演化过程中,预震将时常发生,直至在峰值强度点发生下一次标志性地震。

image.png

唐山地震区地震构造图 

image.png 

唐山地震区公元前17672020.07.13之间MS≥5.0地震的地震序列 

image.png

考虑误差修正后唐山地震区公元前17672020.07.13之间

MS≥5.0地震的CBS与时间关系

根据该理论确定的唐山地震区锁固段破裂门槛震级为MS5.0,故确认“7.12”唐山地震(震级视为MS标度)为锁固段破裂事件。由于其发生在第5锁固段体积膨胀点和峰值强度点之间,因此是一次预震(preshock)而不是余震,也不能称之为孤立地震。

只有主震(最后一个锁固段峰值强度点事件)发生后,与其有关的后续地震才能称之为余震。从我们已分析的全球62个地震区来看,各地震区当前地震周期主震均未发生,因此还谈不上神马余震。

1976年唐山MS7.8地震后,唐山地区MS≥5.0的地震(预震)时常发生。自2000年以来,唐山地震区共发生两次MS≥5.0地震(预震),分别是200674日河北文安MS5.0地震与本次“7.12”唐山地震。尽管唐山地震区目前远离下一次标志性地震的临界CBS值,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该标志性地震不会发生,但不同量级的预震会不时来袭。

宁可千日无震,不可一日无防。

参考

1】地震们要脸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2825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41998.html

上一篇:1981年高考:我懵懵懂懂考上了大学
下一篇:“地震科学”微信公众号开通啦
收藏 IP: 59.109.146.*| 热度|

12 吴晓娲 杨百存 翟梦阳 彭真明 杨正瓴 郑永军 吕秀齐 吴斌 王庆浩 蔡宁 张国宏 suny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