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每一个正常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尊重,都好“面子”。这在我国尤其,特别是在我国学术界尤甚。
听不少“海龟”讲过,和洋学者进行学术讨论且指出其可能的错误之处时,TA会很感兴趣,和对方辩论,不管最终有没有达成一致的结果,TA都会感谢对方,可能请对方吃饭,还可能成为好朋友。
然而,和国内学者讨论学术问题时(尤其在在公开场合),即使私人关系很好,也常因为观点冲突而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友尽”。例如,研究生答辩时,你否定了TA的核心工作或问的问题让TA无言以对,不仅TA觉得没“面子”,而且其指导老师会觉得失“面子”,以后会把你拒之门外。哪怕是近些年的学术会议,也是各讲各的,学术辩论见不到了。为什么?因为不敢提严肃的科学问题了,尤其是可能否定某一学派观点的科学问题。台上讲话的权威被质疑觉得“没面子”,要是有问题答不上来也没“面子”。对台下的人来说,你让人家没面子有什么好处?以后你要拿项目、评头衔,就别怪人家不给“面子”。
科学精神讲的是求真务实、理性质疑,这字字句句都是“面子”的“死敌”。若是一心求真,如何顾全“面子”?更惶论质疑,那在国人的意识里便是先要撕下“面子”滴。
科学探索寻求真谛的过程通常是一个不断试错、纠错、再试错、再纠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走弯路与犯错是常事儿,而一贯正确却十分鲜见。因此,自己的观点经不起推敲,自己的认识被挑战、被质疑,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反而是通过促进思考乃至纠错加快自己科研进程的“灵丹妙药”。换句话说,任何人的想法总存在局限性,通过讨论、沟通、辩论是不断纠错的过程,也是新思想不断迸发的过程。有了新思想,则有可能做出重要创新性成果。鉴于此,学者的焦点要放到科学求真上来、放到研究价值上来。学者的“面子”与科学探索寻求真谛相比并不重要。
对待学术研究,需要博大的胸怀,需要容忍别人否定自己的肚量。是啊,学者不要真那么在意明面上的“面子”,哪一天,人不在了自己的东西还在,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经久流传,这才是学者最大的“面子”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