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很少参加名目繁多的项目鉴定会和人才计划评审会,但一直乐意参加研究生招生面试工作,因为想通过“面试”这个窗口,看看我国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究竟如何。
今年共有17位来自我国多所著名高校的拔尖生,参加了我室昨天组织的推免生(含直博生)面试。这些大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英文听说能力如何?表达和反应能力如何?请看如下镜头的回放。
面试组组长问学生A:请介绍下自己的简历(默认的规则是,用什么语言问,就用什么语言答)?她反应够快(估计提前预演过),不假思索地按照既有“定式”用流利的英语说起来。她才说了几句,组长立马打断道“没说用英语,请用汉语介绍。”她自言自语道“没准备中文简历呀。”于是自己先愣住了,过会儿前言不搭后语地讲了几句。我心里想,这还需要特意准备呀。其他学生也是如此,让其用英语介绍简历时,因事前有准备都滔滔不绝。然而,一旦用英语对话,则不时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是几乎听不懂简单的专业词汇,二是经反复提示后嗯嗯啊啊地胡乱应付。
有一个简单的力学问题,我参加研究生面试时已用此测试过多批次学生,记得只有一个学生答对了。这个问题是:某沙土边坡,土坡的天然休止角是25度,问土的内摩擦角是多少度?该问题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土力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学过土力学的学生,如果基本概念清楚且能灵活运用,都能秒答。昨天复试时我问了两个学生B和C,结果都答错了。
我问学生D,教你们岩石力学的老师是谁?该生想了几秒,说姓李。我接着问,叫什么名字?该生一会抓耳一会挠腮,然后说不记得了。
我问学生E,在压缩下岩石出现体积膨胀的物质根源是什么?他答曰“剪胀”。其实正确答案是“岩石的非均匀性”。
有位老师问学生F,你准备选哪位导师读直博生?他回答说某老师。我插话道“你对该老师了解多少?”他说“我看过这个老师的材料,他在岩土工程领域很有影响。”我接着追问“你知道该老师的具体研究方向是什么呢?”该学生语塞了。
好玩的事儿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看到学生们萌萌哒的的实战表现,参加面试的老师们实在忍俊不禁。我参加完面试,回到办公室歇会儿,隔窗望外,似乎看到天上飘来了八个字“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乃至前沿知识的地方,学生对所学知识充分理解了,才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从近些年我参加面试的情况看,形势不容乐观,真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情况担忧。无疑,每个阶段的人才培养出了问题,就会步步出问题,我国科研原创能力为何不够强劲,或许能从其中看到“缩影”。
相关:
推免研究生面试感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005718.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