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土生土长的中国学者做出的某项成果,如何评判其科学性与价值?我国学界对此的整体评判能力严重不足,也反映出科研自信心乃至文化自信心的不足,已到了“言必称希腊、贤必举欧美”的程度。
其中,两个重要的标志是:凡是在歪果仁主办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SCI论文,被认为是“高大上”的化身,尤其在CNS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更被认为是“权威”的化身;凡是洋人说过几句赞誉之词的论文,一句顶一万句,能升华到“真理”的化身。
必须明白,评价某假说或理论的正确性及其价值,只有“实证”才有最终的发言权,这与论文发表在神马杂志无关。
所以说,欲对某项理论作出客观评价,不要看论文发表在哪里,而要看论文的内涵(初期看逻辑链清晰度以及有无反例;中期看逻辑链的无懈可击性与初步证据;后期看更多的证据与解决某类问题的普适性),这与“不看广告而要看疗效”所讲述的道理一样。这事儿连俺村的三傻子都知道,洋人也没有三头六臂,天才级的歪果仁也寥如晨星,但不明白制订科研评价政策的冒号们为什么不清楚。
评价某项成果的价值或潜在价值,需要同行以公正、严谨之态度,从科学原则出发才能作出客观鉴定,但大多数人难以堪当此任。更严重的是,对与过去认识截然不同的观点,某些大牛不但不愿当“伯乐”,反而依靠“权威”和“权利”的能量而痛下杀手。
其实,这事儿也没那么困难,只需从逻辑自洽性、实证性与简单性方面入手,便能得出靠谱结论。
然而,遗憾的是,不少冒号与大牛的科学素养不高,对科学原则的理解不深,如何能提高科学鉴赏力呢?俺开个药方,多看看科学发展史或许能脑洞大开。
冒号与大牛们的科学鉴赏力提高了,对识别与推动处于“萌芽期”的重大原创成果将大有裨益,对快速占领某一领域的“学术制高点”将起到助推作用,对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拐点”的逼近将起到正能量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