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只扯“科学”,不涉及工程技术。这一段时间,不少人对“影响因子”又上瘾啦,因为“影响因子”直接影响到不少人的“银子”,呵呵。咱也跟跟风,捋捋“影响因子”的胡须,让其在风中多飘扬一会儿。
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寻找描述某种自然对象演化的本质规律。因此,评价一项研究结果是否有重要价值,取决于:(1)客观性(正确性);(2)重要程度。
如何评价某项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呢?按照公认的科学标准,需满足:(1)逻辑自洽性;(2)实证。对第一条,懂得科研范式的科学家伙应深谙此道,否则该去跳广场舞啦。对第二条,我看不少既得利益者,揣着明白装糊涂,想蒙混过关,拿“影响因子”当豆包,以替代“实证”这个硬通货,这都是“屁股决定脑袋”惹的祸啊。
任何研究结果,若通不过“实证”的检验,只能视为是一种可能的观点或假说,恐怕连成果也算不上。即使某项研究发表在影响因子很高的杂志上,可能说明其是某个“热点”问题,不能说明其正确与否。若没有“实证”或通不过“实证”,绝不能认为是科学的东东。
通常,某个观点被提出后,需要经历长期的检验过程,才能判断其“真伪”。例如,老爱的广义相对论从初期铺天盖地的质疑到广泛接受,正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华罗庚先生说的“早发表晚评价”也说的是这个理。
在我国,不少既得利益者,靠多发表高影响因子杂志论文快速起家,认为影响因子越高或引用率越大、成果价值越大,以“影响因子”取代“实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对这种错误思潮,该给予当头棒喝,否则永远叫不醒故意装睡的既得利益者。
【图片来自网络,无商业目的,在此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0: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