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家(II)——家
我的家乡在东北,吉林省境内的一个小城——梅河口市。
之前没有仔细的观察这块地,可能因为当时年轻,没有去看她。近期看到大爷不断的更新梅河口的街景,我也觉得这块小地方确实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可是我更喜欢的还是这个小城下属的两个村:新合镇的马家村和湾龙镇的农安村(农村由乡变镇,多年的湾龙乡变成了湾龙镇)。马家养育了我的爱人,农安是我的家乡。
由于这次回东北的列车晚点的缘故,以前半夜经过的辽宁境内如今已经是清晨,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铁路两侧的山峦,多彩的树叶,层叠的山丘,旁边时而还有附属的河流。这个地方不算山区,却是有山有水的地方,即使山峰不算高,却也连成片。我从18岁离家前往广东,如今来来回回经过辽宁数十次,这是头一次白天经过这片地区,简单而言:漂亮。到了秋天,这里的树叶也有着各种颜色,铺满山坡,如果我是当地的人,或许我会走遍每一座山峰,我喜欢自然,喜欢大山一样的性格。看了很久,凡凡也和我一起盯着远方,不过她更喜欢眼前的电线和苞米,对于她而言,许多事情还没有接触,根本不会知道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在外从未明显的把自己当作东北人,一个是对东北不熟,一个是自己偏内向的性格,对“哥们”的感觉不深。不过,每次出关,进入东北境内的时候我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和国内朋友交流的时候,会把东北作为一块区域。和东北人交流的时候,有种自然亲切感,说话可以不用太在乎语气、语言,甚至细节,直来直往,有话直说。与国外的朋友交谈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中国人就是源自中国,何必区分你来自哪块地域,即使告诉他们我来自东北,也是仅仅代表一种地域方向。
白天的时间过的比较快,感觉不一会就下车了。脚踏梅河口这片土地,是的,我们回家了。列车工作人员不会仔细查看你的车票,多坐一站也无所谓。很少有人问你是否需要坐出租车,虽说人们看起了还是很彪悍。这里的路也挺宽,可车还是不少,显得拥堵。人们过马路的时候还是不在乎是否是斑马线,是否是红灯,能过就过,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也显得这里司机车技都很熟练。
做了两个小时的客车,到了马家,我们下车见到岳父,他已经在这的等候很久。还是那个路口,还是那片地,前面还是那个村子。我们拖着行李走着,突然发现原先的沙子路没有了,前面俨然是一条水泥板路,两个车道宽,一直修到村子了。这是两个月前修的路,工程还没有结束,希望日后能修到每个家的门口。不仅如此,门前的路竟然有了名字:青年路、巾帼路、党员路、支部书记路…这还真是村里,连路的名字都这样有“特色”,我感觉有点政治化,失去了地方的特色。
这条路的两旁是很宽广的稻田,金黄色的水稻垂了下来,看来有时一个丰收年。看到远处的山峰,依然屹立在那里,我每次都要远远的望着他们。感觉不远,听说只要越过那座山峰,就到达通化的地界,我的四叔就住在那个方向;西边不远就是梅河口,我的大爷在那;偏北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了。如果有匹马或者一辆车,我们就可以很自然的窜梭于这些地方,就像是古装剧里那样,策马奔驰一会就到了下一个城堡。
岳母在北京待了4个多月,帮助我们照顾凡凡,家里留下岳父一人,着实不宜。回到家中就能看到这更像是一个人的日子。屋里缺少人气、缺少温暖。岳父也显得又老了不少,黑瘦了一些。和岳母站在一起,差别就更明显了。可我想,他心里应该很高兴:看到了女儿、外孙女,还有自己的老伴。虽说这两位老人总是拌嘴,打电话的时候也是争个不停,可是岳母回来头两天就是收拾屋子,和老丈人有说不完的家常话。我也不便打扰,也不知该说些什么,还是像以前一样静静的坐在屋里,需要我做什么的时候帮下手而已。我感觉累了,不想吃东西,身体很疲倦。
凡凡也有些不适应,我们都担心小不点会感冒、受伤、厌食。她也很累,没有精神,总是趴在我们的肩上,无法睡觉。迷迷糊糊的逼着双眼,能感觉到你的一切变化:稍稍放下一点,她的小手就抱紧你。如果你还想继续把她放下来,就能听到她很撕心裂肺的哭声了,很伤心,很难受。就这样,抱抱停停哭哭闹闹,直到半夜凡凡才睡去。
回到家本以为会有很多时间休息,如今有了凡凡,突然发现时间根本不够用,别说可以做其他事情了。我们不忍把凡凡一个人放在一个角落,不想让她一个人出门溜达,很想陪她踩大道,带她认识狗狗、小鸡、小鸭和大鹅,还有许多蔬菜、树木、河流,还有其他的食物;还要串门、去镇里买东西,在做些其他杂事,时间就溜走了。
我们这里是山区,那次坐摩托车进城的时候在一个大河坝上望去,原来那个小镇就坐落在山脚下,这么多年没有仔细看过,在这座城市里穿梭,却始终么有停下脚步看看她的边界。这个大坝是去年才建好的,很高,向上走的车就好比在天路上行驶,已经看到了路的尽头,眼前只有蓝天,没有建筑和田地!
这种是一种豁然的感觉,原来站在城市的顶端看到全景以后,会对她有更深的了解。有时就像家里人打工赚钱,有的人喜欢细算每天赚多少钱,有的人是按年计算收益;有时又像学习,有的人计较今天明天的努力换来的成果,有人会按年或数年计算学习的效果;有时又好比工作,有人会计较一件事的成败,有人会通盘考虑。有时又像下棋,有人计较眼前的得失,有人考虑未来的舍得。总在一个城市生活,有时难免会被蒙蔽,看不到她的变化。如果时隔若干年,再回来看看她,却是另一种风景。有时真的感觉一些书和一些事,只有到了时机才能体会。
在马家,很多人我只会认识一瞬间,或许这几天不会再见,或许这几年不会重逢。甚至邻居是谁我还不知道,对于他们而言,我就是一个外人,一个女婿,一个属于别的地方的人。我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陌生和好奇。想融入一个群体,需要共识,需要互相参与,需要彼此接近,否则,我们只能是过客。还好我在这有亲人,越来越近的亲人,有一些愿意接受我的人,希望有一天我会成为这个集体的一员。
这两天的夜空非常明朗,那轮圆月会准时的升起,照亮这个村子。月光皎洁,好似小学书中的情形。仰头可以看到北斗星和北极星,这是我当年在南方以南的地方常常观察的星星。更喜欢那几天晚上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数星星、谈理想的情景,我们担心这未来的归属,我们之间的感情,躲开父母,悄悄的讨论着。
这里的环境远远比不上城里,做饭都要费很多事,而且相对看起来不干净,就连凡凡都知道,到处是“粑粑”。不过我们习惯了,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看着门前的沙子、松软的土地,我们小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玩法,现在的孩子很少见到这种地方,难怪他们会不喜欢。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也不能怪孩子们。不过,我还是喜欢更随意,更“土”的人们。
这些年家里的变化很大,环境几乎算是更新一边,还好人们没有太大变化。不像是城里的人们,变化的好快。听说几年之后,这里也要盖楼房,农村城镇化,不知那时会是什么样子,更不知会是多少年以后。毕竟,中国的农村太多了,九亿多户农民,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我只想眼前的这几代人活的开心,过着自己喜欢又习惯的生活就好。当然,我也更期待这里的孩子多学一些知识,努力找到自己的未来,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
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以为这里是我养老的地方,希望到时还有我们的一些地方。
TJ · 马家
2015年9月28日星期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6: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