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j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tj

博文

读书小记(1) 精选

已有 8400 次阅读 2021-1-24 15:3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读书小记(1

——《Basic principles of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By Benjamin E. Blass)

《药物研发基本原理》(白仁仁 主译)

公司党委前不久举办了一次“最是书香能致远”的主题党日活动,“书籍自选,党委购书”的活动。当时我毫不犹豫,选择了一本专业书,2019年12月首版,首次印刷,标价¥238。这个活动来的很及时,也很有益。随着项目的增加,难度和新颖度相比前两年都有明显的提升,对知识积累的需求更高。很久一段时间,特别希望有书读、有课上、有导师指导。若是还能拥有一次没有生活压力,可以专心读书的机会,我想至少会比当年更努力、更珍惜上学的时光。

这次选购的一本书是和药物研发有关的基础原理介绍书面,目录中的主要内容与我们现在的工作内容非常契合,比如包含药物靶点的发现,体外筛选系统,药物化学,体外ADME和体内药代动力学,体内动物模型,安全性和毒理学研究,临床试验的基本原理,转化医学和生物标志物,知识产权和专利,经典研发案例等内容。大致有>80%的内容,和我们日常的项目相关。通读各章节内容,感觉这本书适合初级学着快速了解药物研发流程与挑战,引文也适合开展具体项目的团队深入调研参阅。

我的工作主要在靶点发现、验证,筛选方法开发及药物筛选的阶段,处于药物研发项目的最早期,是“化学未动,生物就要先行”的步骤。距离发现安全的、有效的药物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在做药的过程中,让我充分的感受到科学思维和实验数据的重要性。本书中简单介绍了体外筛选系统,是和我们工作最接近的一个章节,里面提到一些关键术语如量效曲线和IC50,解离常数(Kd)和抑制常数(Ki),亲和力和效能,EC50等等,也介绍了一些方法如链霉素和生物素、同位素、ELISA,荧光分析系统(如FP,FRET,TR-FRET,HTRF,AlphaLISA等)、报告基因(如CAT,beta-lactamase,Luciferase,EGFP)、FLIPR、无标记检测系统、电生理膜片钳技术等等,确实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常常用到的技术,实际中的应用要更多、更细致。

之后和生物密切相关的部分如药化、体外AMDE和体内PK,本书接做了大致的介绍,也揭开了我的许多疑团,并且简单、有序的将各个部分串联到一起。书中的案例也简单明了,便于大致理解各个参数的由来与意义。只是想要深入了解,还需要积累多一些化学和药学的一些知识,需要查阅引文,便于理解化合物结构的改变对理化特性、生物学活性等方面的影响。同样和公司的业务相比,书中提到的方法有限,结合实际项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加容易理解此部分内容和实验结果。

一个优秀的候选化合物,进入临床前关键的两个指标是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效性在体内模型上做了一些评估,本书也介绍了一些安全性和毒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从毒性来源引入,如靶点选择性差,脱靶效应,CYP的抑制,hERG的抑制,代谢产物的影响等等,也提及了急性和慢性毒性、细胞毒性、致癌性、基因毒性和致突变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安全性和毒理学研究。需要“过五关,斩六将”,一个化合物才有可能走进临床试验。一些做仿药的项目还有参考可以寻,对于创新药物的研发,真的需要细之又细,全面评价。从靶点的验证、药物的评价、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筛查,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对人员、技术、资金、市场的掌握和要求很高。

经过体内外模型的评价,最终还是为了在临床试验上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提高疗效。书中也对临床研究的设计和开展做了简要介绍,该部分内容和我的工作相差较远,未能仔细阅读。但是了解临床需求、适应症,对体内模型的选择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文中结尾部分也提到CRO在药物研发领域中的作用,愈加明显。早期单纯的委托服务,中期借助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长期的积累也会为合作伙伴提供智慧上的支持,为药物研发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也为许多新兴企业提供了平台,助力生物技术公司的孵化和发展,在中国医药研发领域中已然占有重要位置。

文章结尾介绍了药物研发中的知识产权和专利的一些内容,包括专利保护的主体、固有属性和专利性、新颖性、创新性和先前技术、发明权、转让与所有权、专利申请流程等等。这部分内容非常关键,做的再好,若是不能被及时保护,所有先前的工作都会付之东流。公开的太早,又容易过早暴露自己的研发方向,易被其他人追赶。这一块内容也有专门的团队来完成,专利的撰写、审核、申请等等,不是很容易。

纵观本书内容,若是在当年上学时期看到,估计也看不下去,内力尚浅,无法看到精髓,也不会有太多兴趣,可能会觉得内容过于广泛,方法繁多,需要计算等等。现在回头看,若是有一个实习生、或者本科生,在公司内参与具体的项目,早点了解这些内容,并做些深入调研,两年时间会有想当多的收获和感悟。感慨的是身边年轻人爱学习的太少,人们都希望追求获利快的途径。若能遇到一位或几位爱学习的年轻人,稍加指引和监督,在公司工作几年之后,在专业上会明显超过大多数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对中国医药界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想多了,不管怎样,还是要大赞公司党委这次的购书活动,慢慢的打开一条鼓励员工学习的路子。接下来公司延续了这一活动,开启内部图上馆,活动面向全体员工。大家可以选择专业用书,公司负责采购,录入图书馆,之后供大家借阅。这个举措很有新意,若是以后也有内部的生物康龙学院就更完美了。

北京•亦庄

2021年1月24日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1539-1268721.html

上一篇:2020年的朋友圈
下一篇:读书小记(2)《创新药物研发经纬》
收藏 IP: 1.202.225.*| 热度|

9 武夷山 汪育才 郑永军 韦四江 白龙亮 陆仲绩 刘钢 梁洪泽 杨金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5: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