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裕民 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临床主攻肿瘤。

博文

远离大病盯缠,常始于对自我生命的尊重

已有 2481 次阅读 2015-6-11 16:21 |个人分类:何裕民谈肿瘤|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糖尿病, 高血压, 黄帝内经, 希波克拉底, 结肠癌

古希腊医圣希波克拉底强调人自身的愈病能力,称其为“自愈力”。他曾说:“患者的本能就是患者的医生”“患者最好的医生是自己。”《黄帝内经》主张“正气”为主。正气就是人体内原本存在的自我修复能力。每个个体都存在这种能力,只不过有强弱差异。中医学强调“正气来复”是自我修复很多病态的关键。临床中医师的最高境界,不是治病,而是扶正祛邪,促使“正气来复”。

有位山西籍的原姓老同志,在我这诊疗了10多年,我们早已成了忘年交。他第一次找我时,是2002年。开门见山自我介绍,和我校老校长曾同过学,共过事,交往不浅。该老校长是我敬重和关系很好的领导。因此,一开始我就对他有了一份别样的关注。那时,他刚刚退休不久,人精瘦精瘦的,身患多种疾病。最后把他打倒的是3期肠癌,升结肠癌伴多发淋巴转移。然后,他自我介绍说他们这代人是工作不要命的,生性认真又追求完美,当上了一个副厅级干部,只知道工作,40来岁就先后染上了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失眠、高血脂,并伴有肠易激惹综合征等,但还是不辜负组织的信任,玩命地干。直到退休后不久,人消瘦,确诊为是中晚期肠癌,这下子彻底垮了。他想:“我这把年龄,该生的病都生了!爹妈给我的时候,是一个好身体!现在竟被自己折腾成这个样子了!”

他做完了手术第一时间就接受我的后续治疗。对我传授的一整套理念非常赞同。我则明确告诉他:“你所有的这些病症,其实都是生活方式惹的祸!因为长期自我施压,所以血压才会高;追求完美,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往往会伴生肠易激惹综合征;长期应激的生活,会诱发失眠、血脂和血糖代谢的异常……因此,这些病只能说是你不善待自己招致的。当然,现在还来得及!才60多岁,刚跨入生命新门槛,你还有纠治可能,还可以很好发挥自身内在康复的潜能。但必须痛改过去生活方式,学会善待自己,学会尊重生命,对自己宽容、从容一点……”

他文化素质很高,又接受我的所有理念,加上已退休,享受着正厅级的待遇,生活无忧。他说:“我需要重新生活,不然太对不起我自己这一生了。”从那以后,我们开始是一年见个三四次面,后来是一年两次,一年一次。不久前,我俩又见面了。现在见面已不再讨论治疗了,而是聊天了。他早就甩掉药物了。

从2007—2008年开始,他每一次见我都带来惊喜:原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他的血压完全控制了,原来每天两种高血压药都控制不好,现在不依赖高血压药了;然后,又告诉我血糖也完全不要药物而控制了;他最纠结的肠易激惹综合征,这些年再也没有犯过了;严重的失眠,就在自我锻炼中不知不觉地好了(他把这归功于我的抗癌中药,但我认为更多的是生活方式调整)。现在,人也胖了,脸色很红润,虽奔八十的人了(1938年的),但整体状态比60岁时好多了。他说:“原来这些病死命地盯着我,缠着我不放。我稍微改变一下活法,居然都与我拜拜了!”当然,肠癌更是没有问题。他浓烈的山西普通话,听得令人别有一番滋味。

其实,要远离诸多慢性病的盯缠,不完全靠药物,甚至主要不靠药物;而是要学会尊重生命,了解生命特点,发掘生命内在的康复潜能,好好地生活,合理地调整自己起居饮食,一步步地重组良好的生命状态。

我的癌症患者中,原来患有高血压、严重失眠、慢性肝病等的十分常见;有抑郁焦虑倾向等的也很多;在癌症威胁面前,不少患者痛定思痛,学会了善待自己,充分利用自我康复潜能。因此,很多人已把原来必不可少的抗高血压药减掉或停掉了,因为他们的血压已正常了;也常常抛弃了对抗抑郁药和安眠药等的依赖。

总之,守住健康,远离大病,常常始自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本然的恪守,顺其自然之性,本真地活着,这是颠覆不灭的真理。

防范诸多慢性病(包括癌症)更应该如此。因此,在前文提到中国每年早死300多万人的分析中,世界卫生组织同时还强调:这些早死案例是完全可以通过自我调整,加以防范的!至少可以减少其中70%的早死人数!这份权威研究中的70%是什么概念?就是每年可以减少210万人的早死,多么巨大的数字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00-897212.html

上一篇:过度压抑本能:类同于自我渐灭生机
下一篇:从做最好的自己,到生活在闲暇随性中
收藏 IP: 116.226.1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08: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