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情弄断一云江南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yuexue623

博文

江苏大学入侵生物学课题组研究生新生入学前调查——许ZL

已有 1091 次阅读 2024-2-18 07:36 |个人分类:其它|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火炬树 (1).jpg

1. 你的性别(√):男(√)         ()

2. 你的出生时间199*****

3. 你的籍贯:江苏省海门市

4. 你的大学母校名称:江苏科技大学

5. 你的大学所学专业:环境工程

6. 你为什么攻读研究生?

答:因为我经过本科4年的学习,深感到自己对专业知识认识的浅薄,当真正遇到专业问题时就会力不从心。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对这门专业的掌握程度,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为未来的工作与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于是我决定通过考研来锻炼自己。

7. 你为什么选择江苏大学?

答:江苏大学作为镇江的一所百年老校,1978年起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工科整体水平较强,我学习的专业环境学院评级为B。是一所强势的、实力大于名气的综合类大学,因此我经过种种考虑,最终将它作为我的考研目标。

8. 你为什么选择我们课题组?

答:在本科学习期间,我也亲自参与了多项有关于污水处理厂、大气处理的设计,也许是因为自身的知识掌握得不够的原因,总体感觉过程较为枯燥。但对于微生物和植物方面的研究,我表现出较强的兴趣,虽然也是一个“小白”,但我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很乐意在以后的三年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9. 未来三年的研究生时光,你认为哪些方面的事情(包括学习、科研、生活等各方面)可能是最为主要的?

答:我一向认为生活与学习是一样重要的,两者不应该是独立的敌对的关系,而是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成为相辅相成的伙伴。我在着手一项工作之前往往都会制定一个大致的计划,会考虑到其大致会消耗的时间以及需要准备的工作等等,并为其预留一定的富裕时间,这样至少能保障事情的进程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不会手忙脚乱。扪心自问,我是一个玩心重的人,但同时又是一个有责任心、能识大局的人。我一定会先紧后松,在集中精力完成手头的所有工作的前提下再去放松身心,享受生活。

10. 未来三年的研究生时光,你认为读研遇到的主要障碍或者坑可能主要有哪些?

答:首先最直接的障碍应该是语言障碍,研究生期间我们将要接触的论文和参考文献基本上以英语为主,这对于我这样一个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来说是一项严峻的考验。其次可能遇到的障碍应该是在实验时,我们课题组主要的数据来源是花草植物,这其中每一株花草的长势都可能左右最终的实验结果,我对此并不了解,但自认为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将是一个需要时间与细心的工作。但无论如何,读研是我自己的选择,无论前路有多少的坑和障碍,我都必将克服它们。

11. 未来三年研究生时光,你认为是学生自身的先天禀赋更重要?还是学生自身的主观努力更重要?亦或是导师的学术水平更重要?亦或是导师的指导方法或者管理策略更重要?亦或者这些因素均很重要?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给这些影响你毕业的主要因素的重要性排个顺序。

答:导师的指导方法和管理策略>自身的主观努力>导师的学术水平>自身的天赋

12. 未来三年研究生时光,你是期望导师对你们严格严厉更好一些?还是期望导师对你们温和宽松更好一些?

答: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新生,我当然希望老师能够温和宽容地对待我们犯的小错误,像朋友一样相处。但同时,在严肃认真的编写论文的过程中,我又希望老师是严格甚至是严厉的,工作与生活绝不能混为一谈,只有这样严谨认真地对待学术,才会最终得到大家期待的结果。

13. 未来三年研究生时光,若你实际经历的读研生涯与你目前未入学前对未来三年研究生时光的憧憬差距较大,你认为如何调整自我以适应新的挑战?

答:有句网络热门的句子是这么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确,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是一种常态。读研是我自己的选择,前路少不了困难,我在主观之中也从未轻视过未来的三年研究生生涯,我一定会拿出十二分的钻研精神来认真对待今后的三年,不辜负导师的教诲,也给自己的青春一个满意的交代。

14. 站在岁月的渡口和时光的港湾,你对未来三年的自己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呢?

答:正值青春年少,就应鲜衣怒马,仗剑天涯,愿我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希望三年后的我回头看看现在的自己,不要有丝毫的惭愧与后悔,加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1989.html

上一篇:江苏大学入侵生物学课题组简介
下一篇:江苏大学入侵生物学课题组研究生新生入学前调查——仲SS
收藏 IP: 223.68.77.*| 热度|

3 宁利中 许培扬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