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ainwind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untainwind1

博文

我个人分析,鲢鳙控藻不是不行,但条件很复杂。

已有 3413 次阅读 2015-11-24 23:2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营养物质尤其是磷,在一定区域水体中主要是两条迁移渠道:

1.通过鱼贝类、水生植物移出水体。

2.通过地质沉积作用从底泥转入地壳。

3.其余的迁移出该区域。

此时,两个内源一是传统认识的底泥,二是水生生物。


OK,很明显,鲢鳙只要长大被捉走,管它吃的是微囊藻还是小球藻,还是原生动物小型浮游,必然是消耗了水体的磷。差别的只是质能迁移的分渠道不一样。

OK,很明显,只要磷走沉积岩的道路,那么磷就减少了。


对于水体这个系统而言,这两条磷迁移途径的比重不是固定的,受到生态因子和生态基的作用,进而也受到生态系统的作用。鲢鳙吃藻后便便拉出来,没死的藻类至少受损是肯定的,受损就很容易被继续破坏,导致磷回到底泥,进而固定化。如果途径二无法实现,比如说溶解氧不对啦,底泥微生物不给力啦。。。。。。。什么乱七八糟的,磷回水体了,当然就无效了。如果途径一无法实现,那更是白瞎。


OK,由此推导,啥治水方法推导出不来?啥边界条件整不清楚?有啥好争辩的?犯的着跟风老外么?

     鱼控藻的,大时间尺度的事情先搞清楚,然后再去计较小时间尺度的控藻不控藻;在空间尺度、种群平衡及小生境独立性、短板因子也一样。嘿嘿,几个歧化途径再去分析,像上面那位的贴这样不管边界条件啥都混在一起,到底说明了什么?我觉得这不是研究方法。


     因此我不管生态学的数据怎么打架,也不管大牛怎么说,我反正就只从我自己的经典生态工程学出发。有道理就有道理,没道理就没道理,我也不神话别人的方案,也不乱批驳别人的方案,哪怕是你使用了硫酸铜,只要你后面的指定迁移途径的固定化做得好,把K稳搞好,我也认为你牛;哪怕你使用了国际公认好的噬菌体或枯草芽孢之类的灭藻,只要你没办法让水质中的总磷总氮COD搞好,我也觉得你扯淡。比如说粘土沉藻,你深海里我就高举大拇指,你要是在浅海湾、浅水,反正就是温跃层存在的或者理论上迁移系数不对劲的,我一概翻白眼一边躲着偷笑,一句话,边界条件一跨出你就是扯淡。

    至于该你怎么做我不管,反正别忽悠我,尽管我生态学功底不好,可我教物理化学的对这些系统各尺度的热力学动力学很清楚,就吃这晚饭的。而且我是疯子,哪怕自己朋友没道理了都是一棒槌,哪怕敌人有道理了我都立马称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1693-938288.html

上一篇:黑臭水体治理河道的突发事件,已经被徒弟应急修复完毕!
下一篇:有没有可能实行“双重标准职称”?
收藏 IP: 36.251.128.*| 热度|

9 蔡庆华 徐晓 谢平 李万春 刘光银 张晓良 李土荣 decipherer bridgene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31 1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