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ainwind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untainwind1

博文

科普:给树木,土地和荒漠打吊瓶

已有 5649 次阅读 2012-6-8 19:15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土地, office, 沙漠, 树木

人病了,经常到医院挂吊瓶,好把药物和营养打到体内,让身体快点好起来。如果树木缺营养了,土地污染了,沙漠要治理了,怎么办?其实也可以打吊瓶的,效果还很好。

 

http://club.eladies.sina.com.cn/thread-957672-1-1.html(图片)

我们来看看这些给树打吊瓶的图片。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树是刚移植过来种下去的?

园林工人把树搬运过来种下的时候,树根是被成环状截断的,不然不好搬。不过问题就来了:树根几乎没了,树没水喝没营养吸收,活不了啊?以前的办法是把树枝大部分切掉,减少树木对水和营养的需求,再把光秃秃很难看的树丫种到地里,浇水浇肥,指望大树能尽快生出新根活下来。这种办法树并不容易活。

现在不需要过多切掉树枝树叶了,可以直接给树体钻孔,插入输液管后,利用外界大气压力和树体自身的蒸腾拉力,把营养肥通过木质部导管输入到树体内。这样一来树不就不怕没水喝没营养吸收了吗?所以存活率高多了。

这办法还被用来给果树增产,给树木治病用,都可以起到很好效果的。

 

土地污染的时候,也有挂吊瓶的。

土地被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的时候,这块土地就作废了,种出来的东西谁也不敢吃,地下的水也不敢用,用这块地建房子也不安全,我国这类土地很多。有没有什么简单的办法治理呢?还是可以用吊瓶来治理的。

首先在土地周边挖出隔离沟,灌注特种泥浆等造出地下隔离墙——最省事的办法是对土地直接钻洞后加压注入会形成无害凝胶的物质,把污染物先封闭在一个范围内,以免后面洗涤的时候污染物跑到别的地方去污染土地和地下水。然后在这土地上每间隔一定距离打排水孔或沟。之后就可以靠重力或加压把洗涤药水打进土地,污染物质被慢慢从土壤中洗出来,渗到排水孔或沟内抽走。土地就比较干净了。

这里用的洗涤药水可和我们洗手液不大一样哦,常见的有EDTA,草酸,硝酸钙,硝酸等化学药剂,用来溶解洗涤重金属的;臭氧,双氧水等,用来氧化掉有毒的有机物或将不好溶解的有机物氧化成好溶解有机物的;易降解洗涤剂等,用来直接洗掉有机污染物的。诸如此类。

比较疏松的土壤较适合用这种办法修复,该类技术是老外首先提出的,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推广中。当然了,这样修复后土地“元气大伤”,通常还需要后续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处理。

 

荒漠治理怎么打吊瓶呢?这是我近期提出的一种新的沙漠治理理念。

我们都知道,荒漠降雨很少,太阳下水分又蒸发很快,大风吹来的时候,沙漠表面风沙乱飞侵蚀土地也很严重,因此荒漠治理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定点供水,不管这水是从外部运来,还是从绿化点周边荒漠地下的高盐水中巧妙富集,目的是给绿化点足够水分。

第二是全方位封闭,必须用较高强度的特种物质封闭荒漠地表,保证地下供氧,雨水渗入,植物枝芽穿透的同时切断大部分水分从地表蒸发的途径,也避免风沙侵蚀。与此同时使用地下隔水材料尽量将供水封闭在一个小范围内。否则水很快会渗透到地下或周边,不能支撑荒漠治理时种植的草和树生存。当然了,成本需要极其便宜,且绝不能用诸如重油,农膜,高分子吸水树脂等贵重东西,不然谁也治不起荒漠,而且还留下二次污染隐患。

第三是建造起微生物——苔藓地衣——小型草——灌木生态圈,以提高对抗恶劣环境,病虫害的危害。

在我学生正在进行中的沙箱模拟实验中,这种办法相对于现有各种沙漠治理方式有很大的优势。(论文尚未整理好,呵呵查不到的,抱怨一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采用这种办法治理荒漠,在初期植物移植进来尚未长稳时期的供水,供营养物质和微生物时往往就要用吊瓶的方法了,不然消耗太大了。当然在经费不够建立滴灌设施的时候,传统治理沙漠方法也可以用吊瓶的方式来实施植物供水。

该治沙理念为本人首次提出,正在申请一系列发明专利和做数据,可以合作但请毋侵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1693-580071.html

上一篇:旧话重提:大租界(飞地)理论是破解我国洋务运动僵局的关键
下一篇:我大三徒弟的学年综述论文初稿:沙漠治理综述。请朋友们指正。
收藏 IP: 175.43.155.*| 热度|

9 徐迎晓 赵建民 张骥 王晓明 邵富琮 王春艳 张伟 dulizhi95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