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此文刊登于《科技导报》,后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内刊《研究生院》转载。PDF版见《科技导报》网站:http://www.kjdb.org/qikan/public/tjdjl.asp?id=25759&wenjianming=20120625&houzhui=.pdf
攻读博士期间,我比较迷茫。有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对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十分明了,急于迈出找工作这一步,但还有部分像我一样的人仍在焦急地叩问:自己下一步该走向何方?到底博士毕业后的人生应该怎么度过?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呢?要人生?还是要价值?
“人生”与“价值”似乎是对立的两面,很难兼得。有些人选择科研事业,是为了工作稳定,晚年有退休金和养老保险。但是,人生路漫漫,一开始找工作就考虑自己的“后路”,是一个好的选择吗?而且科研院所的待遇对于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近30岁的人来说真的太低。另外一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其他非科研职业,他们或许相信只有在过得“富有”了以后才有可能过得“富有”价值。而我认为,选择一份工作,一项事业,并不像挑选东西。每个决定都意味着“得”与“失”,关乎一个人未来的一生。
我想拥有充满价值同时又成功的人生。于是,我从2010年底就开始联系国外的博士后职位。先后联系了20多位国外的教授,其中有几位还是自己认识多年的。但是,金融危机的影响犹在,很多国家先保民生,削减了基础研究的经费,联系的教授几乎都没有充足的科研经费。有几个好心的导师希望我能从国家基金委申请经费,但是国家基金委并不资助准备出国做博士后的毕业生。等到2011年3月中旬,收到了申请国外博士后的最后一封拒信。而那时,身边的人都陆续找到了职位,多数大学的招聘也已经结束。在别人的建议下,我开始联系国内的博士后,仅联系了京外两所高校的老师,他们都同意我过去做博士后。
那时我并不想过去做博士后。一方面,去这两所高校做博士后的研究方向与博士期间的工作还是有差异的。博士期间已经积累几年的研究,一旦放弃,重新开始其他研究方向,科研没有延续性,将来很难有好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我认为北京还是相对公平的,大家做事一般都能按规定办事,而在有的地方往往办个小事都要托关系走后门送礼,还常常不能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曾有个师兄博士毕业后去了某省林科院工作,他说:每天只有早上是清醒的,中午和晚上都要陪酒,人总是迷迷糊糊的。我还是希望做点事情的,不愿意过那样浑浑噩噩的生活。
当时,我博士期间学习的研究组正在招聘2名新成员。有两位很强的竞争者,一位是后来中科院院长特别奖获得者,另一位在法国获得博士学位,已发表署名第一作者的SCI论文4篇,还有5篇SCI论文在审稿中。自知申请留在研究组无望,就继续每天在“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关注招聘信息。由于我学的专业属于基础学科,一般没有对口的公司和企业,找工作就局限在高校和研究所,而现在明显是“僧多粥少”。
人在失意和遇到打击的时候,往往容易抱怨。我有时会抱怨“中国为何要培养如此多的博士?”那时真的感觉很无助,读书到30岁了,发现找到一个理想的职位是那么的困难,发现自己的抱负离自己原来是如此的遥远。从一开始找工作,申请国外的博士后,还希望能实现自己的“人生”和“价值”;后来,发现出国无望,继而开始随便找职位,不论是北京还是北京以外的工作,不论是固定职位还是博士后,那时与自己预期的“人生”和“价值”渐行渐远了;然后开始用“两点之间不一定直线最短”的人生哲理来安慰自己。尽管如此,心里还是不踏实,继而痛恨自己博士这几年没有好好努力,没能出好的科研成果。如果博士期间不谈那段付出很多而又失败的恋爱该多好!如果自己能够像硕士期间那样勤奋刻苦该多好!
人在不顺的时候,也容易相信命运,名言等富有哲理性的话在这时候常常很受用。当初,读到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刘瑜老师的话,“最重要的人生目标不是你要做成一件什么样的事,而是你要做什么样的人,这是最重要的人生目标。”我就静心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做一名学者,“人生”和暂时的“价值”相比较,我更看中人生。有了这个认识,开始不在乎先到北京以外的研究所做博士后了,但是一定要沿着博士期间的研究工作做下去。
那时在梁漱溟先生的《读书与做人》一书中读到:“相信一切皆有定数(但非百分百),便什么也不贪,什么也不怕”。从2010年下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是我各方面特别不顺利的一年,各种不好的事情都发生在自己身上,我开始逐渐“认命”,对找工作也没那么着急了,心态放平和了,每天按部就班地在“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浏览当天发布的招聘信息,集中精力写博士毕业论文。我开始试着去顺其自然,凡事不强求,工作“随缘”。
人往往在得不到一件东西的时候,才更能认识到这件东西的珍贵。在那个时候,经过挫折,我也慢慢对“知识分子”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早几年,特别不理解大学的那些教授们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穿梭,因为我心目中的“教授”应该有钱,应该是开私家车的。后来,自己的想法慢慢改变了,觉得只要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成天骑个破自行车,也不亦乐乎。
最后能找到现在的这个职位,纯属运气。那位在法国拿到博士学位的应聘者,他决定去环保部直属的事业单位工作了,我顶替上了他空出的这个职位。等到2011年下半年工作了,静下来,好好想想,有点后怕,如果当初随便找份工作,如果当初换个方向做博士后,那么未来会是怎样的?可能还要走很多弯路。当一切事情想通之后,人就会踏实、会知足。唯有珍惜当下才能对得住这个难得的工作机会。
最后,以一句阿拉伯谚语结束本文:“犬在吠,骆驼队伍在前进!”我们要像沙漠中的骆驼队伍那样,认准目的地,坚持当初的梦想,坚定地稳步向前!
P.S.本来我的求职没什么值得借鉴之处,可好友华峰的热情约稿,盛情难却,勉强成稿,希望读者能够在人生感悟方面有所共鸣。感谢《科技导报》栏目主持人马臻老师的赏识,让该稿得以发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